时间: 2025-04-27 18:2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1:16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引导我的是那烦躁的双鹤,背着包袱的还有一个小童。
竹影映在杯中,伴随着人声和水声。
即便没有雨,云层也常是湿润的;
没有霜,树叶依然红艳。
我来这儿是为了什么呢?无非是为了听那松风的声音。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游龙井的情境,龙井是中国著名的茶产区,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双鹤、竹影等意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叶绍翁,字子美,号隐庵,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秋日游龙井,正值秋日,诗人来到龙井游玩,心情悠闲,借此机会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的“双鹤”和“小童”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陪伴,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竹影与水声的交融,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动和美好。诗人提到“无霜叶自红”,既是对秋天色彩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的感叹,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更是点明了诗人游玩的目的——为了倾听那轻柔的松风,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和自然和谐的追求。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和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诗中“引道烦双鹤”中的“双鹤”象征什么?
a. 自由与洒脱
b. 友情
c. 财富
“无霜叶自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感叹
b. 对秋天的喜爱
c. 对自然的敬畏
诗人来龙井的目的是什么?
a. 交友
b. 听松风
c. 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