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6:44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浮云与这座山不成比例,山雾朦胧让人感到迷惘。
清晨的月亮暂时在高树间飞舞,秋天的河流隔着几座山峰在西边流淌。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它描绘的自然景观与唐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密切相关。诗中通过描绘山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作者介绍:韩翃,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宿石邑山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浮云不共此山齐”,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而又抽象的意境中,浮云的变化与山的稳重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生的变幻无常,与自然的永恒。接着“山霭苍苍望转迷”,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朦胧感,山雾让人感到迷惘,而这种迷惘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似乎在表达对世事的无奈与思索。
“晓月暂飞高树里”,在清晨的月光中,诗人感受到一种短暂的宁静与美好,月亮在高树间飞舞,仿佛是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瞬息。最后一句“秋河隔在数峰西”,则把自然的景色与时间的变化结合在一起,秋河的流淌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相得益彰。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韩翃作为山水诗人的独特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浮云”与“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晓月暂飞高树里”中,晓月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