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0:1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0:18:17
寥寥庭馆暮寒时,
四檐鸣雨垂。
博山沉水袅游丝,
玉釭花烬微。
蟾影浅,漏声迟,
愁多成梦稀。
客行虽好不如归,
有怀当语谁。
在寒冷的黄昏时分,庭院显得空旷而冷清,屋檐下雨声滴落。博山的水面上,游丝般的烟雾袅袅升起,灯下的烛火微弱闪烁。月影淡淡,漏刻的声音也显得慢条斯理。愁苦的思绪多得像梦一样稀疏。虽然在外出行也不错,但终究不如回家来得好,心中惦记的情感又能与谁倾诉呢?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诗人和政治家,以其诗歌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常感孤独和思乡,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归属感。
《阮郎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寒冷的黄昏时分,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种孤独、愁苦的心境。诗的开头以“寥寥庭馆”描绘出一种空寂的环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单。接下来的“博山沉水袅游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意境,仿佛在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蟾影浅,漏声迟”两句,既是对月光与滴水声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折射,象征着他在外游历时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客行虽好不如归,有怀当语谁”,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即使在外行走再好,心中对归属的渴望与思念却无法得到满足,表现出一种无言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心的对比,展示了人们在外游荡时内心的孤独与归属的渴望,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反映了人们在外漂泊时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测试:
诗中“蟾影浅”指的是什么?
A. 鱼的影子
B. 月亮的影子
C. 树的影子
答案:B
“愁多成梦稀”意指什么?
A. 梦境丰富
B. 愁苦使梦境模糊
C. 只做美梦
答案:B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喜乐
B. 孤独与思乡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