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4:52
平山堂杂言
作者:梅尧臣 〔宋代〕
芜城之北大明寺,
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
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
已胜谢朓龊龊远视於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
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
得句欲霜锺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
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
万古有作心胸降。
北面芜城有座大明寺,
寺中的辟堂高大而清爽,趣味广泛而意境深远。
欧阳公所作的《平山》诗,
描写的山峦迤逦而翠绿,隔着大江。
天色晴朗,阳光明媚,可以清晰地看到峰岭,
已经胜过谢朓那种远望窗外的浑浊。
我也笑话炀帝建造楼阁,
去摘星星和放萤火,
船上的锦帆和高高的桅杆。
我今天偶尔和两三位朋友相聚,
想要吟诗却欲像霜锺般撞击。
思及公的文采,世上难以匹敌,
举杯畅饮,长久地咽下,
高举的鼓笛声在耳边回响,
万古以来都有这样的心胸。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云,号松溪,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承袭“古风”,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写山水人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游览大明寺时,受到周围优美自然景色和朋友相聚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友谊的赞美。
《平山堂杂言》通过描绘大明寺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通过描写大明寺的高大和开阔,创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令人感到心旷神怡。接着,诗人提到欧阳修的《平山》,用以引入更广阔的自然景象,显示出诗人对古人作品的敬仰与借鉴。
诗中提到的“天清日明”,则使景象更加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清新。通过对比,诗人认为自己所见的峰岭胜过古人谢朓的远望,反映出诗人对当下美景的自信与欣赏。
最后,诗人在与友人共饮时,感慨古人文采的独特,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淀与自我的反思。整首诗在意境上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文学的追求,展现了梅尧臣豁达的胸怀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自然与友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学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平山堂杂言》的作者是?
A. 欧阳修
B. 梅尧臣
C. 谢朓
D. 炀帝
诗中提到的“霜锺”比喻什么?
A. 酒杯
B. 诗句的力量
C. 自然景观
D. 友谊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色是什么?
A. 大海
B. 高山
C. 城市
D. 沙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