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阮郎归 卫河作》

时间: 2025-04-27 18:04:51

诗句

一弯凉月碧云西。

纤纤向客低。

眉痕犹似画时齐。

当年梦已迷。

官道水,久分携。

玉骢何处嘶。

当窗莫听夜乌啼。

还愁霜满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51

原文展示:

一弯凉月碧云西。纤纤向客低。
眉痕犹似画时齐。当年梦已迷。
官道水,久分携。玉骢何处嘶。
当窗莫听夜乌啼。还愁霜满堤。

白话文翻译:

一弯清凉的月光照映在碧蓝的云朵西方。那纤细的身影向客人低头。
她的眉影依然像画中那样齐整,但当年的梦想如今已然迷失。
官道上的水,已经分开很久。那匹玉骢马又在哪里嘶鸣?
窗前不要听那夜晚乌鸦的啼叫。满堤的霜又让我增添了愁绪。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弯:指弯曲的月亮,形容月亮的形态。
  • 凉月:清凉的月亮,给人以清幽的感觉。
  • 纤纤:形容女子身姿细腻优雅。
  • 眉痕:指眉毛的弯曲形状。
  • 官道:指通往各地的道路。
  • 玉骢:一种马的品种,形容马的美丽。
  • 乌啼:乌鸦的叫声,常与凄凉的氛围相关。

典故解析:

“当年梦已迷”:这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人生如梦的主题,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庄棫(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语言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阮郎归》是庄棫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清代社会动荡频繁,许多知识分子在此时期纷纷表达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种情感。

诗歌鉴赏:

《阮郎归 卫河作》是一首充满哀愁的词作,整体氛围清冷而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全诗以“凉月”开篇,营造出一个清幽的夜晚场景,月亮与云朵的映衬,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接着,诗人以“纤纤向客低”描绘了一个优雅的女性形象,似乎在向客人致意,但其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感逐渐显露出来。

“眉痕犹似画时齐”一句,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当年梦已迷”则将这种怀念转化为失落与无奈。这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美好的回忆,又有现实的无情,突显出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的“官道水,久分携”,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久别和心灵的隔阂,而“玉骢何处嘶”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感,似乎在追问曾经的情感如今何在。

诗的最后两句,“当窗莫听夜乌啼。还愁霜满堤”,结合夜晚的乌鸦啼叫与满堤霜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苦心情。这种愁绪不仅来自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源于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爱情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弯凉月碧云西:月亮微凉,映照着西方的碧空,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清幽。
  2. 纤纤向客低:那纤细的身影向客人低头,表现出女性的温柔与含蓄。
  3. 眉痕犹似画时齐:她的眉形依然如画般美丽,暗示她的青春与美好。
  4. 当年梦已迷:曾经的美好梦想已然迷失,表达了对时光的惋惜。
  5. 官道水,久分携:官道两旁的水流淌,已然久别,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6. 玉骢何处嘶:美丽的玉骢马又在何处嘶鸣,唤起对过往的追忆与渴望。
  7. 当窗莫听夜乌啼:窗前不要听那夜乌鸦的啼叫,提醒自己不要被外界的哀鸣所影响。
  8. 还愁霜满堤:满堤的霜再次带来愁苦,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凉月”比喻清幽的环境,暗示诗人的心境。
  • 拟人:将“玉骢”赋予情感,表现诗人对马的思念。
  • 对仗:如“当窗莫听夜乌啼”与“还愁霜满堤”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与追忆中产生的深深的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月:象征清幽的夜晚,反映诗人的心境。
  • 纤纤:代表女性的柔美与优雅,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 官道水: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久别。
  • 玉骢:象征美好回忆的追寻与失落。
  • 乌啼:夜晚的哀鸣,暗示孤独与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凉月”是指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清凉的月亮
    C. 明亮的星星
    D. 暖风拂面

  2. “当年梦已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与失落
    C. 对现实的满足
    D. 对他人的羡慕

  3. “玉骢何处嘶”中的“玉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马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建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如梦令》: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怀念,体现了女性细腻的情感。

《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写,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豪放与细腻的结合。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诗词理论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庆春泽 次韵诸君作 庆春泽 春阴 庆春泽 题赵笛楼玉扇吟 庆春泽 庆春泽 庆春泽 黄君坦寄示辛丑除夕饯岁词。勉次原韵,即题其庆春一觉图卷 庆春泽 将行寄远 庆春泽 庆春泽 买花 庆春泽 山庄牡丹大放,中有两株开作白瓣绿心及浅红黄心者,皆异种也,词以张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亡国富库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胡思乱想 舍结尾的成语 作困兽斗 陈遗饭感 临危履冰 急不择途 蹈矩践墨 鹵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濡以沫 焚尸扬灰 用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