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阮郎归 其四 夜饮》

时间: 2025-05-10 08:49:35

诗句

月华楼上彩云交。

银虬烛缕销。

雁筝如字列檀槽。

霓裳散六么。

苍水佩,紫霞绡。

近人兰麝飘。

玉京仙里恣游遨。

人间无此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9:35

原文展示:

阮郎归 其四 夜饮
作者: 俞彦 〔明代〕

月华楼上彩云交。
银虬烛缕销。
雁筝如字列檀槽。
霓裳散六么。
苍水佩,紫霞绡。
近人兰麝飘。
玉京仙里恣游遨。
人间无此宵。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照耀的楼阁上,彩云缭绕交织。
银色的蜡烛光辉闪烁,烛光如丝缕般消散。
大雁和筝声如同字迹般排列在檀木槽上。
霓裳舞衣随风轻扬,宛如散落的六种花草。
苍水如佩,紫霞如绡,
近处飘来的兰麝香气袭人。
在玉京仙境中,尽情游玩欢畅,
人间再也没有这样的夜晚。

注释:

  • 月华:月光。
  • 彩云:色彩斑斓的云彩。
  • 银虬:银色的蜡烛,虬是蜡烛的样子。
  • 雁筝:雁鸣和古筝的声音。
  • 檀槽:檀木的音槽,指古筝的部分。
  • 霓裳:华丽的衣裳,常指舞衣。
  • 六么:六种花草,这里用来形容霓裳的轻盈。
  • 苍水:清澈的水,形容清幽之景。
  • 紫霞:紫色的云霞。
  • 兰麝:兰花和麝香,形容香气。
  • 玉京: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中的天宫。

典故解析:

“玉京仙里”是指神仙所居之地,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霓裳”与“六么”也常见于古典舞蹈中,体现了古人对美好景象和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彦,明代诗人,擅长写词,继承了宋代词人的风格,作品多表现婉约、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高雅生活和情感表达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阮郎归 其四 夜饮》是俞彦的一首经典词作,整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夜晚。诗中以“月华楼上彩云交”开头,给人以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月光洒下,彩云环绕,宛如置身于仙境之中。接着,诗人通过“银虬烛缕销”描绘了蜡烛的温暖光辉,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份温馨与宁静。

词中“雁筝如字列檀槽”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美妙,音符如同大雁般飞翔,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而“霓裳散六么”则通过华美的舞衣,勾勒出夜晚欢歌起舞的场景,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层层递进,展现出诗人对夜晚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一句“人间无此宵”更是升华了整首词的主题,诗人在赞美这一夜的同时,流露出对理想和真实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月华楼上彩云交: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楼阁,彩云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个梦幻的场景。
    • 银虬烛缕销:银色蜡烛的火光如丝缕般闪烁,给人以温暖和亲切感。
    • 雁筝如字列檀槽:大雁的鸣叫和古筝的声音如同字母排列,和谐而富有诗意。
    • 霓裳散六么:华丽的舞衣随风飘扬,仿佛散落的花草,表现出优雅的舞姿。
    • 苍水佩,紫霞绡:清水如佩,紫霞如绡,形象生动,寓意美好而清新的环境。
    • 近人兰麝飘:身边飘来的兰花和麝香的香气,令人陶醉。
    • 玉京仙里恣游遨:在理想的仙境中,尽情游玩,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人间无此宵:结尾一句,表现出对这一夜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筝如字”将声音与字形结合,形象生动。
    • 对仗:如“苍水佩,紫霞绡”,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蜡烛的光辉被描绘得如人般温柔,增添了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赞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月华:象征着清幽、高雅。
  • 彩云:表达梦幻与美好。
  • 银虬:温暖与宁静的象征。
  • 霓裳:美丽与优雅的象征。
  • 兰麝:芬芳与艺术的象征。
  • 玉京: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华楼上彩云交”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烈日当空
    B. 夜晚的梦幻
    C. 清晨的雾霭

  2. 诗中提到的“雁筝如字”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书法的美
    B. 音乐的和谐
    C. 舞蹈的优雅

  3. 词的最后一句“人间无此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美好,但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水调歌头》:在意境上与俞彦相似,但更加关注于人生哲理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俞彦诗词选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武陵徐巡官远寄五七字诗集 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 赠智满三藏 寄道林寺诸友 谢元愿上人远寄《檀溪集》 寄谷山长老 遇元上人 送隆公上人 听李尊师弹琴 匡山寓居栖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闲磕牙 包含件的词语有哪些 出气筒 广字头的字 匸字旁的字 鸦鹊无声 乖结尾的成语 乐不思蜀 摊头 妙策神谋 囷窖 尸字头的字 文韬武略 倒八字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砦堡 贸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