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0:54
为王辅卿郎中题雪滩寒雁图
作者:刘基 〔元代〕
云茫茫,水浪浪,林木脱叶无稻粮。
乌啼雁叫天苍凉,岁云莫矣江山长。
有竹有竹在高冈,三株冻折两复僵。
小禽悲飞不能扬,苍梧悠悠隔沅湘。
欲往从之川无梁,愿披寒霄见朝阳。
勿令嗷嗷伤我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季景象:云雾弥漫,水波荡漾,树木落叶,不再丰盈稻谷。乌鸦啼叫,鸿雁哀鸣,天空显得苍凉,岁月无情,江山依旧。高岗上有竹子,三株竹子中只有一株尚存,另外两株冻折,显得无生气。小鸟悲鸣着飞不起来,苍梧山隔着沅水与湘江,想要前往却没有桥梁可渡。希望能在寒冷的天空中看到朝阳,别让我因饥饿而痛苦。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景阳,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质朴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朝代更替之际,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寒冬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生命的渴望。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展现了一个寒冷而孤寂的冬日。诗人通过“云茫茫,水浪浪”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模糊而无尽的空间感,仿佛使人置身于一片苍茫的天地之间。接下来,诗中提到的“乌啼雁叫”,不仅增强了孤寂的氛围,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诗人在“岁云莫矣江山长”中,透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着,描述高冈上的竹子,三株竹子中仅存一株,生动地表现出冬季的残酷与生命的艰难。小鸟悲鸣,无法飞翔,象征着被困的心灵与渴望自由的挣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愿披寒霄见朝阳”,渴望在严寒中看到温暖的阳光,这种强烈的生存欲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柔和的光芒。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季的寒冷与荒凉,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与对未来美好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乌啼雁叫”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愿披寒霄见朝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诗中哪一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基的《为王辅卿郎中题雪滩寒雁图》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刘基更注重冬季的孤寂与生命的脆弱,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中的宁静与和谐美。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