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28
子猷爱竹者,起卧与竹俱。
未知有何好,不可一日无。
我亦澹少欲,鸿毛视金珠。
眇观霄壤间,无一可与娱。
眷言此青士,平生有葭莩。
可怜杜中舍,羽林观万夫。
子猷(指周紫芝的朋友)是一个喜爱竹子的人,起床和睡觉都与竹子相伴。
我不知道竹子有什么好处,但我一天都不能没有它。
我同样淡泊少欲,把鸿毛看得比金珠还重要。
在天地之间,我细细观望,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让我开心。
我说这个爱竹的年轻人,平生有美好的志向。
可怜住在杜甫的庭院里,羽林军中有万夫。
周紫芝,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崇尚自然和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创作于周紫芝与友人相聚之时,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漠,同时也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生活理念。
周紫芝的这首诗以竹子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述友人子猷对竹子的喜爱,展现了竹子作为一种自然象征的独特魅力。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正如诗中所言,子猷的生活状态与竹子密不可分,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欲望的淡泊,认为轻视金珠的鸿毛才是真正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追求物质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诗人通过对比来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几句,诗人提及青士和羽林,暗示年轻有志者的责任与追求。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现代人面对物质世界的迷茫与无奈。
整首诗围绕着对竹子的热爱,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子猷与竹的关系是怎样的?
A. 朋友
B. 敌人
C. 亲戚
D. 同事
诗中提到的“鸿毛”比喻什么?
A. 轻微的欲望
B. 巨大的财富
C. 自然的美
D. 志向
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态度是?
A. 追求
B. 不在乎
C. 渴望
D. 迷茫
答案:1.A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