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禽言(并叙)》

时间: 2025-05-07 09:40:15

诗句

梅圣俞尝作《四禽言》。

余谪黄州,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

春夏之交,鸣鸟百族,土人多以其声之似者名之,遂用圣俞体作《五禽言》。

使君向蕲州,更唱蕲州鬼。

我不识使君,宁知使君死。

人生作鬼会不免,使君已老知何晚。

(王元之自黄移蕲州,闻啼鸟,问其名。

或对曰:“此名蕲州鬼。

”元之大恶之,果卒于蕲。

)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

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礻夸。

不辞脱袴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

(士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袴。

)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

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

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

(此鸟声云:麦饭熟,即快活。

)力作力作,蚕丝一百箔。

垅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

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

(此鸟声云:蚕丝一百箔。

)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

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乾,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

(姑恶,水鸟也。

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0:15

原文展示

《五禽言(并叙)》
作者:苏轼

梅圣俞尝作四禽言。余谪黄州,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春夏之交,鸣鸟百族,土人多以其声之似者名之,遂用圣俞体作五禽言。使君向蕲州,更唱蕲州鬼。我不识使君,宁知使君死。人生作鬼会不免,使君已老知何晚。王元之自黄移蕲州,闻啼鸟,问其名。或对曰此名蕲州鬼。元之大恶之,果卒于蕲。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礻夸。不辞脱袴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士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袴。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此鸟声云麦饭熟,即快活。力作力作,蚕丝一百箔。垅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此鸟声云蚕丝一百箔。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乾,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姑恶,水鸟也。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

白话文翻译

梅圣俞曾经写过《四禽言》。我因被贬谪至黄州,寄居在定惠院,周围都是茂密的林竹,荒池里长满了蒲草。春夏之交,鸟鸣声声,土人依照鸟叫的声调给它们起名,于是我就仿照圣俞的体裁作了《五禽言》。使君前往蕲州,又唱起了《蕲州鬼》。我不认识使君,怎么能知道他已经去世?人生难免会变成鬼,使君都老了还有什么晚呢?王元之从黄州迁到蕲州,听到鸟鸣,问它的名字。有人回答说这是蕲州鬼。元之对此十分厌恶,最终在蕲州去世。南山昨夜下了雨,西溪不能过。溪边的布谷鸟劝我脱掉破袍。我毫不犹豫地脱下袍子,溪水寒冷,水中照见我身上的催租瘢。士人称布谷为脱却破袍。去年麦子不丰收,挟弹击我肉。今年麦子丰收,处处都是残粟。丰年在哪里寻求象征,听那林间快乐的吟唱。此鸟声称麦饭熟了,即是快活。使劲使劲,蚕丝一百箔。垅上的麦头昂起,林间的桑子掉落。愿我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喂养你的雏。此鸟声称蚕丝一百箔。姑恶姑恶,姑不恶,我的命薄。君不见东海的孝妇死了三年,反不如广汉的庞姑死而复生。姑恶,水鸟也。俗话说妇女因姑虐待而死,因此它的叫声如此。

注释

  • 梅圣俞:宋代诗人,以写禽鸟而闻名。
  • 蕲州鬼:当地传说中的鬼魂,因其悲惨的故事而被人们提及。
  • 王元之:王元之为历史人物,因迁居而发出感慨。
  • 布谷鸟:一种鸟,因其叫声而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 催租瘢:形容因欠租而留下的伤痕,反映生活压力。
  • 姑恶:指一种水鸟,名字与“姑”相关,带有讽刺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的诗、词、散文皆有极高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苏轼在政治上多次遭遇挫折,因而其作品多带有深沉的哲理和感悟。

创作背景

《五禽言》是在苏轼被贬至黄州的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在黄州的日子里,苏轼寄情于山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展示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五禽言》是一首生动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展示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中以鸟鸣为主题,通过对不同鸟类声音的描述,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与哲思。诗人通过“蕲州鬼”的传说引入对死亡的思考,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还反映了丰收与歉收的对比,真实地展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欢乐。

整首诗的意象鲜活,鸟鸣声声中寓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苏轼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拟人手法,使得鸟鸣不仅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此外,诗中提到的“麦饭”、“蚕丝”等农作物,展现了对丰收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反映出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体而言,《五禽言》是一首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苏轼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圣俞尝作四禽言。

    • 引入梅圣俞的作品,说明自己的创作受到其影响。
  2. 余谪黄州,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

    • 自述谪居经历与周围自然环境,展现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3. 春夏之交,鸣鸟百族,土人多以其声之似者名之。

    • 描述春夏季节鸟鸣声的丰富多彩,反映当地文化。
  4. 遂用圣俞体作五禽言。

    • 表达自己模仿梅圣俞创作五禽言的动机。
  5. 使君向蕲州,更唱蕲州鬼。

    • 提及使君的故事,引入对死亡的思考。
  6. 人生作鬼会不免,使君已老知何晚。

    •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示对死亡的接受态度。
  7. 王元之自黄移蕲州,闻啼鸟,问其名。

    • 通过王元之的故事引出对鸟鸣的讨论。
  8. 或对曰此名蕲州鬼。元之大恶之,果卒于蕲。

    • 叙述王元之对蕲州鬼的厌恶,反映对传说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鸟鸣与人生哲理相联系,展现深意。
  • 拟人:鸟鸣被赋予情感,反映人们的心声。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生命、死亡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鸟鸣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同时透过对丰收与歉收的思考,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们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 麦饭:代表丰收与希望。
  • 蚕丝:象征劳动的成果与美好的愿景。
  • 姑恶:象征着家庭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五禽言》是由哪位诗人所作?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蕲州鬼”是如何引入的?

    • A) 通过对鸟鸣的描述
    • B) 通过使君的故事
    • C) 通过农民的生活
  3. 诗中“布谷鸟”劝说诗人脱掉破袍的意象,反映了什么?

    • A) 诗人的贫穷
    • B) 自然的呼唤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苏轼
  2. B) 通过使君的故事
  3. B) 自然的呼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苏轼《五禽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
    • 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哲理,但苏轼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陶渊明则强调归隐田园的理想。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二首 其一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 罾鱼者 颂古六首 天津遇只都尉秉忠 种菊二首 其二 寄周吉卿 憩瑞安北湖诗三首 二十四日视帅印于 朱挥使昆仲南园八咏 其七 采莲舟 和张宾旸西畴汎舟韵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尊事贵 包含散的词语有哪些 三朝五日 巳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乳臭未除 本宫 包含罩的词语有哪些 不越雷池 閠字旁的字 兼课 羊字旁的字 眃注 包含瑱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行专 上天下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