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6:04
《西江月 再用前韵戏曹子方。坐客云瑞香为紫丁香。遂以此曲辨證之》
这朵花枝好像在怨恨与哭泣,寄托在你的诗句中名声远扬。凭借草木的记忆,歌唱着吴地的风情。接着引用相如的“云梦”之词。随笔点墨,袖子沾上了酒墨,谤言花面让人脸红。知道你其实是为了情感而浓烈,害怕看到这花撩动心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清新而著称,是诗词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
此诗写于苏轼与友人曹子方的聚会中,因客人提及“紫丁香”而引发的即兴创作,表达了对花的怜惜和对情感的思考。
全诗通过对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开篇以“怨泣”形容花的悲情,暗示了爱情的无奈与惆怅。接着引用了“吴风”和“云梦”,展示了吴地的风情与诗人的文化修养。最后,诗人自我反省,“怕见此花撩动”,不仅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流露出对情感的忌惮和恐惧。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邃的情感,透过对花的感伤,隐喻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无常。
诗歌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情感的反思与矛盾,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情感的恐惧。
诗中提到的“云梦”指的是?
“怨泣”形容的是?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苏轼的《西江月》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了深刻的内心情感。李白展现了一种洒脱与孤独,而苏轼则更显细腻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