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时间: 2025-07-30 20:38:40

诗句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捲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38:40

原文展示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作者: 苏轼 〔宋代〕

杏花飞帘散馀春,
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
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
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
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
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捲地春风恶,
但见绿叶栖残红。

白话文翻译

杏花随风飘落,春意已尽,
明月透过窗户,寻找幽静的客人。
我轻轻掀起衣襟,步月而行,踩着花影,
月光如流水般映照着青色的水草。
在花间置酒,清香四溢,
争先恐后地挽起长条,犹如落下的香雪。
山城的酒味太淡,难以畅饮,
劝君不如一同品味杯中的明月。
洞箫声在明月下凋零,
我唯有忧虑明月落下,酒杯却是空的。
明天春风肆虐,
只见绿叶依附着残红花瓣。

注释

  • 杏花:春天开花的杏树,象征春天的美好。
  • 褰衣:轻轻掀起衣服,表示轻松自在的状态。
  • 青蘋:指水中的青色水草,象征清澈幽静的环境。
  • 酒薄:指酒味很淡,形容酒不浓烈。
  • 洞箫:一种乐器,通常用竹子制成,音乐清幽动听。
  • 月落:指月亮落下,寓意夜晚的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书、画等多个领域,风格各异,尤其以豪放、旷达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任职四川时,他在春天的月夜与友人对饮,感受到春天的逝去与月光的清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是苏轼在春天的夜晚,月光下饮酒作诗的作品。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场景,杏花纷飞,明月高悬,诗人与友人共饮,气氛轻松而愉悦。苏轼通过清新的意象将自然与人情交融,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第一联“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开篇便营造出春天将尽的氛围,杏花的飞舞与明月的光辉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褰衣步月踏花影”描绘出他在月光下轻盈的步伐,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饮酒,诗人以“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展现出酒与花的交融,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瞬间的珍贵。然而,随着“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诗人又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伤,酒虽薄却不能阻挡对月的向往。

最后两句“明朝捲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残酷与无情,绿叶依附着残红,象征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表面下,暗藏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与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杏花飞帘散馀春”:杏花随风飘落,春天的气息逐渐消散。
  • “明月入户寻幽人”: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寻找静谧的客人。
  • “褰衣步月踏花影”:轻轻掀起衣襟,在月光下漫步,踩着花的影子。
  • “炯如流水涵青蘋”:月光如流水般清澈,照映出青色的水草。
  • “花间置酒清香发”:在花丛中放置酒,清香四溢。
  • “争挽长条落香雪”:人们争着挽起长条,犹如落下的香雪。
  • “山城酒薄不堪饮”:山城的酒味太淡,难以畅饮。
  • “劝君且吸杯中月”:劝朋友不如品味杯中的明月。
  • “洞箫声断月明中”:洞箫声在明月下渐渐消逝。
  • “惟忧月落酒杯空”:我只担忧明月落下,酒杯却是空的。
  • “明朝捲地春风恶”:明天春风肆虐,带来残酷的现实。
  • “但见绿叶栖残红”:只见绿叶依附着残红花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流水,增强了月夜的清幽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对称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人际间的情谊与生活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开始与美好,寓意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 明月:象征思念、孤独与宁静,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
  • :象征欢愉、友情与人生的品味,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杏花飞帘散馀春”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春意盎然
    B. 春天即将结束
    C. 暴风骤雨

  2. “明月入户寻幽人”中的“幽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自然

  3.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友谊与惆怅
    C. 欢愉与喧闹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月夜的思乡情。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月夜诗作都有对月的描写,但苏轼更多的是对友谊的珍惜与生活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全集》
  2. 《宋诗鉴赏辞典》
  3. 《古诗词欣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送炭与湘山西堂惠然师 捲烟阁 明溪 次乔口 晓发山店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适 阳华岩 献知己 冬日寄友人 答刘录事夜月怀湘西友人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囚车 穷巷 山鸣谷应 包含脔的词语有哪些 愤世疾邪 铎以声自悔 里字旁的字 竭泽焚薮 进退有节 鼓字旁的字 包含寂的词语有哪些 水磨功夫 苦痛 大饮长歠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