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1:30
秋夜
作者: 贺国华 〔清代〕
夜永贪孤坐,新凉一味澄。
水明先见月,人静渐亲镫。
叶落山窥户,花疏石露棱。
壮怀霜共冷,不复梦飞腾。
夜晚漫长而我贪恋孤独地坐着,初秋的凉意透着一片清澈。
水面明亮,月光首先映照在上面,周围安静,渐渐感受到烛光的温暖。
树叶纷纷落下,山影透过窗户,花朵稀疏,石头上露水的棱角显现。
壮志豪情与寒霜相伴,已无法再梦见飞翔的腾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国华,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感人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怀,受到了广泛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夜,正值初秋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表达了对孤独的沉思和对理想的追求。社会背景下,诗人可能受到当时政治动荡和个人理想未竟的影响。
《秋夜》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漫长的秋夜中,感受到初秋的凉意,思绪万千。开篇“夜永贪孤坐”,便道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宁静的渴望。初秋的夜晚,水面清澈,月光映照,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仿佛在提醒诗人珍惜这份独处的时光。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叶落山窥户,花疏石露棱”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壮怀霜共冷,不复梦飞腾”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似乎在告诫人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如此遥远。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秋夜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秋夜的静谧与思索,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夜永贪孤坐”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热闹的渴望
B. 对孤独的喜爱
C. 对秋天的厌恶
“水明先见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水面波动
B. 明亮的月光映照
C. 黑暗的夜晚
“壮怀霜共冷”中的“霜”象征什么?
A. 温暖的情感
B. 现实的冷酷
C. 春天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