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时间: 2025-05-06 03:00:36

诗句

春晴凭水轩,仙杏发南园。

开蕊风初晓,浮香景欲暄。

光华临御陌,色相对空门。

野雪遥添净,山烟近借繁。

地闲分鹿苑,景胜类桃源。

况值新晴日,芳枝度彩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0:36

原文展示:

春晴凭水轩,仙杏发南园。
开蕊风初晓,浮香景欲暄。
光华临御陌,色相对空门。
野雪遥添净,山烟近借繁。
地闲分鹿苑,景胜类桃源。
况值新晴日,芳枝度彩鸳。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晴朗日子,我倚在水边的轩阁上,南边的杏园里,仙杏花正盛开。
花蕊在清晨的微风中绽放,香气在阳光中飘荡。
阳光洒在御道上,花色映衬着空寂的寺门。
远处的野雪让大地显得更加洁净,近处的山烟使景色更加繁茂。
这里的环境闲适,似乎分隔出一个鹿苑,景色美得像桃花源。
更何况今天是个新晴的日子,芳香的枝条上飞舞着彩色的鸳鸯。

注释:

  • 春晴:春天晴朗的天气。
  • :倚靠。
  • 仙杏:指一种美丽的杏花,形容其绚丽。
  • :花蕊,指花的内部部分。
  • 浮香:飘散的香气。
  • 御陌:指皇帝的道路,古代指皇帝出行的路线。
  • 空门:寺庙的门,象征空灵与宁静。
  • 野雪:指雪覆盖的野地,象征着洁净。
  • 桃源: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人间乐土。
  • 彩鸳:色彩斑斓的鸳鸯,常用来象征爱情与美好。

典故解析:

  • 桃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平宁静的理想世界。
  • 仙杏:杏花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美丽与春天,常被用来描写春天的景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君何,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诗作于春日,描绘了慈恩寺杏园盛开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杏花为主题,展现了春日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喜悦。首句“春晴凭水轩”,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气候,也暗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接着,诗人描绘了杏花的盛开,花蕊在初晨的微风中绽放,香气四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随着阳光的照射,景色更加美丽,诗中提到的“光华”和“色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野雪”和“山烟”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两句以“新晴日”和“芳枝度彩鸳”的美好意象收尾,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活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晴凭水轩”:春天的晴朗日子,我在水边的屋子里靠着。
    2. “仙杏发南园”:南边的杏园里,仙杏花正盛开。
    3. “开蕊风初晓”:花蕊在晨风中初次绽放。
    4. “浮香景欲暄”:香气在空气中飘散,景色逐渐变得温暖。
    5. “光华临御陌”:阳光洒在皇帝的道路上。
    6. “色相对空门”:花色映衬着宁静的寺庙门。
    7. “野雪遥添净”:远处的雪让大地显得更加洁净。
    8. “山烟近借繁”:近处的山烟让景色更加繁茂。
    9. “地闲分鹿苑”:这里的环境闲适,似乎分隔出一个鹿苑。
    10. “景胜类桃源”:景色美得像陶渊明的桃花源。
    11. “况值新晴日”:更何况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
    12. “芳枝度彩鸳”:芳香的枝条上飞舞着色彩斑斓的鸳鸯。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光华临御陌,色相对空门”,表现了对称和和谐美感。
    • 拟人:让自然景物似乎有了生命,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理想的桃花源相比较,深化了诗的主题。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 杏花:象征青春、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 阳光:象征温暖、快乐与光明的未来。
  • :象征纯洁和宁静。
  • 桃源:象征理想人居和避世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春天的赞美
    • C. 对人生的感悟
  2. “光华临御陌”中的“光华”指的是什么?

    • A. 花的颜色
    • B. 阳光的光辉
    • C. 月光的柔和
  3.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理想的生活
    • C. 现实的苦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李君何的《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的作品更注重夜景的神秘感,而李君何则强调春日的温暖和生命的活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却都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十八叔父及婶氏受恩封 伯父致政通直取谢灵运诗句作萧散堂赋诗次和寄二首 其一 伯兄以家园亭名书壁间因作 元巳日王循德 旬休延圣院纳凉周澶州招饮呈德升诗二首 其二 旬休延圣院纳凉周澶州招饮呈德升诗二首 其一 段去尘教授示书以茶菊自况作诗谢之 伏蒙达之学谕以诗宠眷生日次韵酬谢 近蒙夏蒙夫 次韵敦仁教授述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陵表 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结尾的成语 那里每 云烟过眼 身字旁的字 奋不虑身 挨冻受饿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尣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人心莫测 包含线的成语 马字旁的字 熬煎 评书 崇墉百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