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1:28
应提刑
——魏了翁 〔宋代〕
大圆垂象晓群黎,
犹送昨宵畏满诗。
要看天行嫌位亢,
若言人事恶功亏。
升于正处元为利,
坎到盈中乃识时。
疑我冰轮公赐厚,
敢申馀义副襟期。
大圆的日月照亮了晨曦,
仿佛在送别昨夜的诗情画意。
想要看看天体运行,是否有过于高的位置,
如果说世事艰难,功业却难以成就。
在正道上升起的机遇是有利的,
坎坷到达圆满之时才能识别时机。
怀疑我这明月受到的恩赐不浅,
敢于表达心中的义理和期望。
本诗中提到的“冰轮”隐喻明月,象征着高洁、清明的理想;而“天行”则引申出对自然规律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人借助天体的运行来反思人间的事务,表达对时局的关注与思考。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100-1180),字元亨,号冷庐,宋代诗人,精通诗文与书法,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南方。其诗风深受唐诗影响,注重音韵与意境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活跃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天体运行的观察,反映了对人事的深刻思考,寄托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应提刑》是一首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的哲理诗,诗中通过描绘日月的变化,反映出人间的复杂与无常。诗人在大圆的日月之下,唤起了对昨夜美好诗情的怀念,显示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接着,诗人转向对人事的反思,提出了“若言人事恶功亏”的警觉,表达了对世事艰难的认知。这种对比使得诗歌在情感上更为深邃。
在后半部分,诗人则通过“升于正处元为利”的思考,暗示在合适的时机抓住机遇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敢申馀义副襟期”则是诗人对自身理想与信念的坚定表达。整首诗以清新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深度与艺术修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大圆”指代什么?
“若言人事恶功亏”表达了什么情感?
本诗主要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1. A;2. B;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魏了翁的《应提刑》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对时局的关注,但魏了翁更注重哲理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