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18
春暮寄元九
作者:白居易
梨花结成实,燕卵花为雏。
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
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
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
唯与故人别,江陵初谪居。
时时一相见,此意未全除。
梨花已经结出果实,燕子的卵儿也开始孵化了。
时间和事物都是这样,那我们的情感又该如何呢?
只觉得日月流逝得很快,不要叹息年岁已逝。
人生就像一场梦,老年和幼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只是与老朋友分别,刚刚被贬到江陵。
虽然偶尔能见一面,但这种思念之情仍未减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广泛流传。白居易生平历经官场起伏,晚年因政治原因被贬,生于忧患之中。
创作背景: 《春暮寄元九》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被贬至江陵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春暮寄元九》是白居易在被贬江陵期间写给朋友元稹的一首诗,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开篇以梨花和燕卵作为春天新生的象征,引入对事物变化的思考,暗示人生如春,充满生机但又短暂。接着,诗人通过“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来表达对时间飞逝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哲学思考,人生的短暂与梦幻是普遍的命运。
“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传达出对生老病死的淡然态度。最后,诗人提到与故人的别离,虽有重逢,但思念之情依旧未减,这种情感的真挚让人动容。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生动,梨花、燕卵都富有春的气息,而江陵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变化融为一体,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成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思,展现出白居易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梨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无奈
C. 高兴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江陵”意味着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诗人的贬谪之地
C. 诗人的朋友居住地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也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伤感,但其风格更为含蓄;而白居易的《春暮寄元九》则直白而真挚,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春暮寄元九》这首诗的情感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