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6:15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良玉定为宝,长材世所稀。
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
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
决狱兴邦颂,高文禀天机。
宾馆在林表,望山启西扉。
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
始耕已见获,袗絺今授衣。
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
虽惭且忻愿,日夕睹光辉。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李判官的赞美与祝福。他如同珍贵的良玉,世上难得;帮助治理地方,施行恩泽与威严。他虽在官场,但过着简朴的生活,吃素菜,喝冰水,坚守节操。负责审理案件,歌颂国家的兴盛,才华出众,天赋异禀。客居在树林边,向西望去可见远山;他手下有千亩良田,广阔肥沃的土地。刚开始耕作,就已经看到丰收,衣食无忧。虽然政务繁忙,难以归家,但我心中虽感到惭愧却也欢喜,日日夜夜都能见到他的光辉。
诗中提到的“良玉”象征珍贵的人才,反映了作者对李判官的赞美与期望。同时,提到的“决狱兴邦”则是对李判官才能的肯定,暗示他在治国理政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绮亭,曾任地方官员,以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赠李判官》是韦应物对李判官的赞美与鼓励之作,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贤良淑德官员的重视和对清白正直治事风气的推崇。
这首诗通过对李判官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清白而有才华的官员的形象。作者用良玉和长材来比喻李判官的珍贵与稀有,强调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诗的开篇即以比喻入手,给人一种深刻的印象,随后逐步展开他简朴的生活方式与高尚的品德,通过“食蔬”、“饮冰”等细节,展现出李判官的节俭与清白。诗中提到的“决狱兴邦颂”则表明了他在司法上的公正与对国家的贡献,进一步提升了李判官的形象。
整首诗透着一种欣赏与敬佩的态度,不仅对李判官的个人品质表示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向往与期待。最后几句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政务繁忙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赞美李判官的才华与品德,表达了对理想官员的期望与向往,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与对清白治政的推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用来比喻李判官?
A. 佐幕方巡郡
B. 良玉定为宝
C. 决狱兴邦颂
李判官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A. 奢华
B. 简朴
C. 富裕
诗中提到的“饮冰”表现了什么?
A. 奢侈
B. 节俭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