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共閒亭五首》

时间: 2025-05-07 06:21:29

诗句

杨叶屡穿非是妙,庖刀未缺更须藏。

何人识得閒三昧,袖手急流滋味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1:29

原文展示:

题共閒亭五首 杨叶屡穿非是妙,庖刀未缺更须藏。 何人识得閒三昧,袖手急流滋味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杨树叶子虽然多次被穿透,但这并非高妙之技;厨师的刀即使未缺,也更应妥善收藏。谁能真正领悟闲适的真谛,在急流中袖手旁观,品味那悠长的滋味。

注释: 字词注释:

  • 杨叶屡穿:比喻技艺虽高,但非极致。
  • 庖刀未缺:比喻技艺未损,但应谨慎。
  • 閒三昧:指闲适的境界。
  • 袖手急流:比喻在忙碌中保持冷静和超然。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杨叶屡穿”可能暗喻技艺虽高,但仍有不足;“庖刀未缺”则暗示即使技艺完好,也应谨慎保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闲适、超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观察生活或自我反思时,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领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杨叶屡穿”与“庖刀未缺”,表达了技艺虽高但非极致,即使完好也应谨慎保存的观点。后两句则转向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认为在忙碌中保持冷静和超然,才能真正品味生活的悠长滋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杨叶屡穿非是妙”:通过“杨叶屡穿”的比喻,说明技艺虽高但非极致。
  2. “庖刀未缺更须藏”:用“庖刀未缺”比喻技艺完好,但强调应谨慎保存。
  3. “何人识得閒三昧”:提出问题,谁能真正领悟闲适的真谛。
  4. “袖手急流滋味长”:在忙碌中保持冷静和超然,才能品味生活的悠长滋味。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杨叶屡穿”和“庖刀未缺”进行比喻,形象生动。
  • 设问:通过“何人识得閒三昧”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技艺虽高但非极致,即使完好也应谨慎保存的观点,并强调在忙碌中保持冷静和超然,才能真正品味生活的悠长滋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叶屡穿:技艺虽高但非极致。
  • 庖刀未缺:技艺完好但应谨慎。
  • 袖手急流:在忙碌中保持冷静和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杨叶屡穿”比喻什么? A. 技艺高超 B. 技艺非极致 C. 生活忙碌
  2. “庖刀未缺更须藏”暗示什么? A. 技艺完好 B. 技艺应谨慎 C. 生活悠长
  3. “袖手急流滋味长”表达了什么? A. 忙碌生活 B. 冷静超然 C. 生活滋味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 《王维诗选》

相关查询

钓台 题孔氏东园三首 启母庙 杨花词三首 封禅碑 闻角叹 同仲宝风雨中过德麟留宿以夜未央为韵分得未 次和答张誾寄灵寿杖 次和答张訚寄灵寿杖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小住 包含倾的词语有哪些 昼日三接 咬文嚼字 斤字旁的字 紫服 匕字旁的字 兔缺乌沉 人落 大有起色 包含隔的成语 包含衢的词语有哪些 阿爸 飠字旁的字 虬嬒 一往而深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