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杨元会白莲二首》

时间: 2025-05-09 02:08:19

诗句

不御铅华似洛妃,清虚全与道相宜。

月明何处回仙驾,独立沙头尔许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8:19

原文展示:

次杨元会白莲二首 姜特立 〔宋代〕

不御铅华似洛妃,清虚全与道相宜。 月明何处回仙驾,独立沙头尔许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施粉黛、清雅脱俗的女子,她如同洛水之神,与道家的清虚境界相得益彰。在月光下,她仿佛等待着仙人的归来,独自站在沙洲之上,时间仿佛凝固。

注释:

字词注释:

  • 御:使用。
  • 铅华:指化妆品。
  • 洛妃:洛水之神,指美丽的女子。
  • 清虚:清净虚无,道家追求的境界。
  • 仙驾:仙人的车驾。
  • 尔许时:如此长时间。

典故解析:

  • 洛妃:源自曹植的《洛神赋》,描绘洛水之神宓妃的美丽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脱俗,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姜特立在观赏白莲时,受到其清雅脱俗的特质启发,借以表达对道家清虚境界的向往和对美丽女子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白莲的描绘,展现了其清雅脱俗的美感,同时借用洛妃的典故,赋予了白莲以仙女般的形象。诗中的“清虚全与道相宜”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清虚境界的向往,而“月明何处回仙驾”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期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仙气和遐想。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不御铅华似洛妃”,通过对比不施粉黛的女子与洛水之神,强调了女子的自然美和清雅气质。
  • 第二句“清虚全与道相宜”,直接表达了女子与道家清虚境界的契合。
  • 第三句“月明何处回仙驾”,通过月光的背景,营造了一种神秘和期待的氛围。
  • 第四句“独立沙头尔许时”,描绘了女子独自站在沙洲上的情景,时间仿佛凝固,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洛妃,增强了形象的美感。
  • 拟人:将白莲拟人化,赋予其仙女般的特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白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雅脱俗美的赞美和对道家清虚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莲:象征清雅脱俗的美。
  • 洛妃:象征美丽与神秘。
  • 月光:营造神秘和期待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洛妃”指的是什么? A. 洛水之神 B. 古代美女 C. 仙女 D. 道家仙人

  2. 诗中的“清虚”与什么相宜? A. 道家境界 B. 佛教境界 C. 儒家境界 D. 自然界

  3. 诗中的“仙驾”指的是什么? A. 仙人的车驾 B. 神仙的坐骑 C. 仙人的住所 D. 仙人的法器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曹植《洛神赋》:描绘洛水之神的美丽形象。
  •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月光的背景,表达孤独与自得其乐的情感。

诗词对比:

  • 与曹植的《洛神赋》相比,姜特立的诗更加简洁,但同样通过美丽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姜特立的诗在表达孤独的同时,更多了一层对道家境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姜特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洛神赋》:了解曹植的文学成就和洛妃的典故。

相关查询

秋晚十咏 散策 次韵苏粹之发干见赠 其一 虞美人·上阳迟日千门锁 洞仙歌(登临漳城咏梅) 公晔以北山荔子见寄因念昔游慨然怀归戏成 奉怀罗仲共叔共二友 洞仙歌·残烟薄雾 和学士秋怀 其十二 蝶恋花(游南山过陈公立后亭作) 和韵仲宗天宁见怀月馀卧病横山得其诗颇动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时迟,那时快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病民蛊国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及冠 虫字旁的字 寿岁 矢字旁的字 反蛙泳 包含赖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狮子术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三角恋爱 万室之邑 竹字头的字 经风雨,见世面 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相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