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丹岩》

时间: 2025-05-02 18:48:36

诗句

绛帷深密障严霜,衿佩芬芳聚一堂。

竹外琅琅听春诵,咿唔声里带诗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8:36

原文展示

和丹岩
作者:卫宗武 〔宋代〕

绛帷深密障严霜,
衿佩芬芳聚一堂。
竹外琅琅听春诵,
咿唔声里带诗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环境。深红色的帷幕紧密地遮挡着寒霜,身上的衣襟和佩饰散发着芬芳,大家齐聚一堂。竹林之外,传来清脆的读书声,伴随着轻声的吟诵,空气中弥漫着诗的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绛帷:深红色的帷幕。
  • 深密:形容帷幕厚重,遮挡严密。
  • 衿佩:指衣襟和佩饰,通常指文人雅士的服饰。
  • 琅琅:形容书声清脆悦耳。
  • 咿唔:形容吟诵的声音,轻柔而含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春诵”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学子在春天时读书吟诵的场景,反映出求知和文人雅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以清新典雅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和文人风雅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文人交流、读书吟诵的生活情景有关,体现了对诗歌创作和文人雅集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和丹岩》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雅致的环境。首句“绛帷深密障严霜”描绘了一个温暖的室内,厚重的帷幕让外面的寒霜无法侵入,给人一种安全和温暖的感觉。接下来的“衿佩芬芳聚一堂”则强调了与会者的文雅与品位,仿佛能闻到他们身上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雅致。

第三句“竹外琅琅听春诵”,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气息,竹林外清脆的读书声传来,增添了生气和活力。而最后一句“咿唔声里带诗香”则将诗的气息与读书的声音结合,表现出诗歌的魅力和文人生活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文化风范和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绛帷深密障严霜:以“绛帷”作为开端,突出环境的温暖与对寒霜的屏障,暗示诗人对舒适生活的向往。
  2. 衿佩芬芳聚一堂:描绘了文人雅士们的聚会,衣衫的芬芳与氛围融合,表达出雅集的和谐与高雅。
  3. 竹外琅琅听春诵:描写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结合,竹林的清脆声音与春天的气息相得益彰,生动形象。
  4. 咿唔声里带诗香:最后一句总结了前面的场景,诗歌的气息在吟诵声中弥漫,诗意盎然。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的“诗香”暗示了诗歌的美好与内涵。
  • 对仗:如“绛帷”与“衿佩”,形成了和谐的对称关系,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将声音“带诗香”,赋予声音以情感,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和诗歌的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与文化氛围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绛帷:象征温暖、安全的环境。
  • 芬芳:代表文人的品位和气质。
  • 春诵:象征着学习与知识的追求。
  • 诗香:象征着诗歌的美好与文人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绛帷”指什么颜色的帷幕?

    • A. 深红色
    • B. 蓝色
    • C. 绿色
  2. 诗中“琅琅”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 A. 读书声
    • B. 风声
    • C. 水声
  3. 诗人通过“咿唔声里带诗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诗的厌恶
    • B. 对诗的热爱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深红色
  2. A. 读书声
  3. B. 对诗的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晓》 - 孟浩然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和丹岩》均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描写了文人雅集的和谐氛围,展示了不同的文学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潇湘神·湘水流 秋词二首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 秋萤引 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 白鹰 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 武陵书怀五十韵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君山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朋心合力 包含奚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取民愈广 断弦再续 桃花潭水 蹈青 柁工 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昂藏 荧光灯 厚施薄望 麥字旁的字 惜指失掌 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