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4:03
耆宿已凋零,如师亦晓星。
宗门僧巨栋,梵宇世传灯。
身阅空花境,心潜多业经。
悦禅方有悟,六秩吊颓龄。
老者已经凋零,如同师长也如星星般明晓。
宗门中的僧侣如大树般巍峨,寺庙中世代相传着明亮的佛灯。
身体经历了虚幻的境界,内心潜藏着许多佛教经典。
欢悦于禅修方能领悟,六十年岁月令人感慨衰老。
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佛教修养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智慧和情感。
本诗创作于卫宗武对人生和佛教修行的感悟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师长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衰老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挽悟悦师二章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师长和佛教修行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老者的衰落与师长的智慧,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智慧的永恒。诗的开头以“耆宿已凋零”引入,表达了对老者的惋惜之情;接着以“如师亦晓星”将师长的智慧与星星的明亮相提并论,突显了他们在知识和精神上的引导作用。
在“宗门僧巨栋,梵宇世传灯”中,诗人用“大树”和“佛灯”的意象,象征着宗教传承的力量和重要性。接下来的“身阅空花境,心潜多业经”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修行的理解,指出身体历经的只是虚幻,而内心才是修行的真正所在。最后两句“悦禅方有悟,六秩吊颓龄”则以感叹的方式提醒我们,只有在欢悦中修习禅道,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同时也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既表达了对师长的崇敬,又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师长智慧的崇敬。诗人通过对禅修的追求,强调内心的修养与领悟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衰老的深思。
诗中“耆宿”指的是什么?
A. 年长的智者
B. 年轻的学者
C. 普通人
D. 动物
“如师亦晓星”的意思是什么?
A. 师长的智慧明亮如星
B. 师长是星星
C. 师长的生命短暂
D. 师长与宇宙有关
诗中提到的“悦禅”强调了什么?
A. 修行的快乐
B. 感悟的痛苦
C. 与人争斗
D. 旅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