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8:22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蛩声每续蝉声起,桐叶仍兼柳叶凋。
懒惰心情疏笔砚,久长生计属渔樵。
鬋茅旋补东厢屋,伐石新成北港桥。
物外高人来往熟,等闲折简也能招。
蟋蟀的声音与蝉鸣交替,桐树的叶子与柳树的叶子一同凋零。
我心情懒惰,笔墨也变得稀疏,长久的生活方式依赖于捕鱼和砍柴。
草屋的茅草旋转着补缝着东厢的屋顶,新砍的石头搭建起北港的桥。
生活中那些高人频繁来往,偶尔写几句诗词也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以豪放激昂、感情真挚著称,作品多涉及爱国、山水、田园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依然保持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人交游的渴望。通过自然与人事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的感知和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开头两句以声和景的结合,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季节的更替,蝉声和蟋蟀声交替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懒散的心态,似乎有些放弃了追求,而选择了一种更加安逸的生活方式。然后,通过对居所修缮和桥梁建设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对简单生活的坚持。最后两句,诗人提到那些“物外高人”,暗示他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关系,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态度,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高人交往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是哪位诗人所作?
A. 苏轼
B. 陆游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蛩声”指的是哪种动物的声音?
A. 蝉
B. 蚊子
C. 蟋蟀
D. 青蛙
“物外高人”指的是?
A. 读书人
B. 高尚的人
C. 隐士或德高望重的人
D. 普通百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相似,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但陆游的诗中更多体现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与自然的融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