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53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作者:杨万里〔宋代〕
却是春残景更佳,诗人须忘许生涯。
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纇岸岸花。
这春天虽然已接近尾声,但景色却更显得美好,诗人应当忘却那些繁杂的生涯琐事。
田野因雨水而涨绿,村庄里的麦子也格外葱郁;嫩水在岸边流淌,岸上的花儿更加娇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春残”与“景更佳”体现了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时人称其为“诗中有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透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春季,诗人因细雨而感到抑郁,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在逆境中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杨万里的《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以春雨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头两句“却是春残景更佳,诗人须忘许生涯”表明尽管春天即将结束,但景色却愈加迷人,诗人也在此时感悟到忘却尘世烦恼的重要性。此处的“春残”与“景更佳”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观。
后两句“平田涨绿村村麦,嫩水浮纇岸岸花”则生动描绘了春雨后农田的碧绿与岸边花朵的娇艳,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将个人情绪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艺术技巧,是杨万里诗歌中清新自然的典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提醒我们在忙碌与烦恼中也要看到身边的美好。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残”是什么意思?
A. 春天已结束
B. 春天即将结束
C. 春天刚开始
D. 春天永恒
诗人希望在什么情况下忘记生活的烦恼?
A. 在春天
B. 在雨中
C. 在美丽的景色中
D. 在夜晚
诗中用来形容田野的词是?
A. 干枯
B. 暴雨
C. 漫天花海
D. 涨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豪放的情怀与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