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奉同景仁答微之》

时间: 2025-05-02 14:25:55

诗句

鸦腹灵砂养就丹,知公不复更衰残。

洛川花下经春醉,潩水亭边尽日欢。

白发高吟思老笔,青娥嘉赠伫华鞍。

淮阳过客如相问,莫道闲人姓范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5:55

原文展示:

次韵奉同景仁答微之
作者: 韩维

鸦腹灵砂养就丹,
知公不复更衰残。
洛川花下经春醉,
潩水亭边尽日欢。
白发高吟思老笔,
青娥嘉赠伫华鞍。
淮阳过客如相问,
莫道闲人姓范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景仁)的感激之情。
“鸦腹灵砂”是指一种珍贵的红色颜料,提醒人们要珍惜美好事物;
“知公不复更衰残”则是说知晓你(指友人)并未衰老。
在洛川的花下,春天的醉意是如此美好,
潩水亭边则是尽享欢乐的地方。
“白发高吟”透露出作者思考老去的感慨,
而“青娥嘉赠”则是友人赠送的美好事物,令人愉悦。
最后一句表达了无论外人如何问起,
都不要说我是闲人,姓范或姓韩。

注释:

  • 鸦腹灵砂:一种颜色鲜红的矿物颜料,常用于书法和绘画。
  • 知公不复更衰残:表明作者对友人依然健康、活力的赞美。
  • 洛川:指洛水,古代有名的河流,花下指春天的美景。
  • 潩水亭:潩水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亭子是休息之处。
  • 白发高吟:白发指年纪大,吟唱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 青娥:可能指年轻女子或美丽的女子。
  • 华鞍:美丽的马鞍,象征着高贵和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君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律诗闻名。韩维的诗歌常常融合自然与人文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通常与韩维与友人之间的交往有关,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及的场景和意象展示了当时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首联通过“鸦腹灵砂”这一特定的物象,创造出一种珍贵而美好的感觉,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而“知公不复更衰残”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友人健康状况的关心与赞美,流露出一种温暖的人际情感。接下来的两联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景和潩水亭的欢愉,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乐趣。最后两联则回归到个人的感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思考,以及青年朋友的美好祝愿,形成了一种圆满的情感闭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好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鸦腹灵砂养就丹:用珍贵的颜料比喻生活中的美好,象征着内心的丰富和对美的追求。
  2. 知公不复更衰残:表达对友人健康快乐的祝愿,显示出作者对他人的关心。
  3. 洛川花下经春醉: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在自然中陶醉的惬意。
  4. 潩水亭边尽日欢:乐于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快乐,体现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
  5. 白发高吟思老笔:白发象征年长,吟诗是对过往岁月的反思。
  6. 青娥嘉赠伫华鞍:朋友的赠予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7. 淮阳过客如相问:外人在询问时,反映出朋友间的情谊与联系。
  8. 莫道闲人姓范韩:强调自己并非闲人,表明了作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鸦腹灵砂”比喻美好事物,增强诗意。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自然美景和生活乐趣,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鸦腹灵砂:象征珍贵、独特的美好事物。
  • 春花:象征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 潩水亭:象征惬意的生活和友谊的交融。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智慧的积累。
  • 华鞍:象征美好与高贵的生活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鸦腹灵砂”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颜料
    • C. 一种鸟
    • D.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潩水亭”反映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古代的追忆
  3. 最后一句“莫道闲人姓范韩”表明了什么?

    • A. 自谦
    • B. 自豪
    • C. 否定
    • D.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韩维的《次韵奉同景仁答微之》与杜甫的《春望》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感悟,前者更侧重于友谊的表达,后者则反映了战争对生活的影响。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韩维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乌龙潭道院社集 秋冷一首 洪都人李仲俊至 和心渊雷雨地震诗 木犀著雨 寄答熊楚伯 胡澹庵招宴 游白云古寺 纪危 杂烩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出 髟字旁的字 包含板的成语 干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谋图不轨 室如悬罄 容悦 手忙脚乱 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师 补天济世 攴字旁的字 时去时来 牷物 皿字底的字 披云雾,睹青天 萧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