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15
沙麓开祥兆,河洲迈德风。
壮猷咨故老,柔道息诸戎。
在己仪常损,于民惠少丰。
谁持太史笔,善述九年功。
沙山的麓边开出吉祥的征兆,河边的洲渚迎来了德行的风气。
壮丽的事业请教于年长的前辈,温和的道义安抚着万方的戎马。
自己在仪表上常常有所损失,百姓的福祉却略显丰盈。
谁来拿起太史的笔,善于叙述这九年来的功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状况。他的诗作常具历史感和深刻的时代意义。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太皇太后去世之际,诗人通过对太皇太后在位期间的成就和德行的回顾,表达悼念之情,同时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祝福。
《太皇太后挽歌二首》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太皇太后在位期间的德行与功绩。开篇的“沙麓开祥兆,河洲迈德风”用自然景象描绘出吉祥的气象,传达出太皇太后治国的德行所引发的社会和谐。接下来的“壮猷咨故老,柔道息诸戎”则表现了太皇太后在治国理政上采取的温和策略,既尊重传统,又能够安抚外敌,显示出其治国之道的智慧与宽厚。
全诗在最后一联提到“谁持太史笔”,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后世的呼唤,强调了对历史真实记录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构思,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哀悼之情,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悼念太皇太后,抒发了对其德行与治国功绩的赞美,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沙麓开祥兆”中的“祥兆”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年功”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柔道”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为豪放,韩维则更为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