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二》

时间: 2025-07-30 03:47:13

诗句

无端海色更天容,都在先生一顾中。

泉涧尚流前夜雨,芙蓉如诉五更风。

送鸿目断秋空外,采菊人过篱落东。

总为延缘归未得,黄云山月上高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3:47:13

原文展示:

无端海色更天容,都在先生一顾中。
泉涧尚流前夜雨,芙蓉如诉五更风。
送鸿目断秋空外,采菊人过篱落东。
总为延缘归未得,黄云山月上高松。

白话文翻译:

这段时间海的颜色和天空的景色都因您的一瞥而变得更加美丽。
山间的泉水依旧流淌着,仿佛是昨夜的雨留下的;
荷花在清晨的微风中轻声诉说着心事。
望着鸿雁飞向秋空的尽头,看到采菊的人从篱笆旁经过。
一切都是因为我对归家的渴望未能实现,
此时黄云和明月映照着高松,令人感慨。

注释:

  • 无端:没有原因,指事物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缘由。
  • 海色:海的颜色,指海面的风光。
  • 泉涧:山间的小溪水,象征自然的清新。
  • 芙蓉:荷花,常用以比喻女子的美丽。
  • 鸿目断:鸿雁飞去,眼望断了,象征离别。
  • 延缘:延续的缘分,指与归家的渴望。
  • 高松:高大的松树,象征坚韧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区越,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登高望远、赏菊的传统节日,诗人借此机会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家的思念。

诗歌鉴赏:

《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的诗,整体上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浓浓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通过“无端海色更天容”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海的颜色和天空的变化都因一个人的眼神而提升了美感,这里隐含了对“先生”的敬仰与感激之情。接下来的“泉涧尚流前夜雨”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与体会,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送鸿目断秋空外”这一句则勾起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慨,鸿雁象征着远行与别离,诗人在这秋天的背景中,感受到浓烈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两句“总为延缘归未得,黄云山月上高松”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归家的渴望与未能如愿的无奈交织在一起,黄云与明月的意象在此增添了一种清冷的美感,松树的高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情、对归属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端海色更天容:海的颜色和天空的容貌毫无缘由地变得更加美丽,表现出自然的神奇与诗人的细腻观察。
  2. 都在先生一顾中:这一切变化似乎都因“先生”的一瞥而生,显示出对“先生”深厚的敬意。
  3. 泉涧尚流前夜雨:泉水依旧流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4. 芙蓉如诉五更风:荷花在清晨的微风中轻声诉说,体现出自然的柔情与诗人的敏感。
  5. 送鸿目断秋空外:目送鸿雁飞去,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6. 采菊人过篱落东: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场景,暗示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 总为延缘归未得:归家的渴望未能实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8. 黄云山月上高松:黄云与明月映照在高松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高远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色更天容”,比喻自然景色因人而美。
  • 拟人:如“芙蓉如诉”,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送鸿目断秋空外,采菊人过篱落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归属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海色:象征着变化与自然的美。
  2. 泉涧:代表自然的清新与生机。
  3. 芙蓉:象征柔美与女性的温柔。
  4.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5. 篱落:体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6. 黄云、山月、高松:共同营造了一种高远、清冷的境界,象征着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端海色更天容”意为? A. 海的颜色是无尽的
    B. 海的颜色因人而美
    C. 天空的颜色只与海有关
    答案:B

  2. “送鸿目断秋空外”中,鸿雁象征什么? A. 归家
    B. 离别
    C. 友谊
    答案:B

  3. 此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归家的思念
    C. 对友情的追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归属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美景,反映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区越的《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但前者更加注重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更显豪放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区越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的主题与风格》

相关查询

全氏小楼与南山相对殆几案间物也暇日觞予其上索赋鄙作因口占三绝句 其二 全氏小楼与南山相对殆几案间物也暇日觞予其上索赋鄙作因口占三绝句 题刘总管宅御爱峰 兰溪县女步道中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 其二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 其一 白峰岭 润州 庄宗横吹图 玉堂闲适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殃的成语 包含速的词语有哪些 平居有思 置予于怀 有德 龟冷支床 寸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形开头的成语 灾怪 尸字头的字 望岫息心 花多实少 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韬武韬 人亡家破 琴瑟和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