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2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20:44
初晴野步
陆游 〔宋代〕
入市路三叉,缘山港半斜。
疏篱带残雪,幽窦泻湍沙。
好鸟晴相语,芳兰暖欲芽。
病余无脚力,随处憩人家。
在市镇的三叉路口,我沿着山边的小港走去,
稀疏的篱笆上还带着残留的雪,幽静的山谷中溪水潺潺流过。
阳光明媚,欢快的鸟儿在唱歌,芳香的兰花也在温暖中准备抽芽。
我因病身体虚弱,走不动了,只能在路边的民居稍作休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激昂和沉郁苍凉见长。陆游一生致力于报国,创作了大量爱国诗篇,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初晴野步》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他身处的社会环境充满动荡和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的依赖。
《初晴野步》是一首描绘春日野外行走景象的诗,字里行间渗透着陆游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入市路三叉”引入,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地理场景,伴随着对景物的细腻观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疏篱带残雪”和“幽窦泻湍沙”的描写,展现出春日里自然的复苏,给人以恬淡悠然的感觉。
在描写鸟语花香时,诗人以“好鸟晴相语”点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令人心生向往。最后两句“病余无脚力,随处憩人家”则表现了诗人因病体虚弱而不得不停歇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情温暖的依赖。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脆弱,形成了一种浓厚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隐含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对人情的依赖以及对病痛的无奈,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儿在晴天中做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在路边休息?
诗中“病余无脚力”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初晴野步》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陆游更侧重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感受,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两者在意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