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5 16:25:56

诗句

河桥两岸绝,横歧数路分。

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25:56

原文展示: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 其二 庾信 〔南北朝〕

河桥两岸绝,横歧数路分。 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白话文翻译:

河上的桥梁在两岸之间断裂,横亘的歧路分隔了多条道路。 山川遥远,无法相见,只能通过怀中的书信远距离传递消息。

注释:

  • 河桥:指河上的桥梁。
  • 绝:断裂。
  • 横歧:横亘的歧路。
  • 数路分:多条道路分隔。
  • 山川:指远方的山河。
  • 怀袖:指怀中的书信。
  • 远相闻:远距离传递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曾任梁、陈两朝官员。他的诗文以辞藻华丽、情感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重别周尚书诗二首》是他在南北朝时期因政治动荡而离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庾信在南北朝时期因政治动荡而离别友人周弘正时所作。当时,庾信因战乱被迫离开故乡,与友人分别,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桥断裂、道路分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诗中的“河桥两岸绝”和“横歧数路分”形象地描绘了分离的场景,而“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则进一步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消息的现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庾信诗歌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桥两岸绝:描绘河上的桥梁断裂,象征着分离和隔绝。
  2. 横歧数路分:横亘的歧路分隔了多条道路,进一步强调了分离的不可逾越。
  3. 山川遥不见:山川遥远,无法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4. 怀袖远相闻:只能通过怀中的书信远距离传递消息,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河桥两岸绝”和“横歧数路分”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分离的场景。
  • 对仗:诗中的“河桥两岸绝”和“横歧数路分”以及“山川遥不见”和“怀袖远相闻”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相见的无奈。通过描绘分离的场景和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消息的现实,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桥:象征着连接和沟通,断裂则象征着分离和隔绝。
  • 横歧:象征着分隔和阻碍。
  • 山川:象征着遥远和不可逾越的距离。
  • 怀袖:象征着书信和传递消息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河桥两岸绝”象征着什么? A. 连接和沟通 B. 分离和隔绝 C. 遥远和不可逾越 D. 分隔和阻碍

  2. 诗中的“怀袖远相闻”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未来的忧虑 C. 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消息的现实 D. 无法相见的无奈

答案: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庾信的其他离别诗,如《重别周尚书诗二首》的第一首,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其他南北朝时期的离别诗,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诗词对比:

  • 庾信的《重别周尚书诗二首》与谢灵运的《登池上楼》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庾信的诗更加注重对分离场景的描绘,而谢灵运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庾信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南北朝文学研究》

相关查询

莫能名庵二首 其一 送吴显道五首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 其四 题少保黄先生赠孙教授竹 闻雁二首 其二 忆弟 其一 潞河发舟两日夜始抵和合驿 有两美人见小影而相爱者 迈陂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拔十失五 包含乡的成语 女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橡饭菁羹 识其一不识其二 劳民伤财 凵字底的字 隹字旁的字 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亭场 恚骂 包含绞的词语有哪些 贴恋 墨家 包含鸷的词语有哪些 惹事招非 亶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