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十之六)》

时间: 2025-04-30 09:55:16

诗句

大隐居尘奉道,衰颜能返朱丹。

要须有主种三田。

方免驱驰淮汉。

天下江山第一,昆仑景胜何言。

希夷妙处集真仙。

默默重帘修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5:16

原文展示:

西江月(十之六) 作者:夏元鼎 〔宋代〕 大隐居尘奉道,衰颜能返朱丹。要须有主种三田。方免驱驰淮汉。天下江山第一,昆仑景胜何言。希夷妙处集真仙。默默重帘修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隐居在尘世中奉行道义,即使衰老的面容也能恢复红润。必须有主心骨来耕种心中的三块田地。这样才能避免在淮汉之间奔波。天下的江山美景无与伦比,昆仑山的景色更是不言而喻。在希夷的妙境中聚集着真正的仙人。默默地在重重的帘幕后修炼。

注释: 字词注释:

  • 大隐:指在尘世中隐居的高人。
  • 居尘:生活在尘世中。
  • 奉道:遵循道义。
  • 衰颜:衰老的面容。
  • 朱丹:红润的颜色。
  • 三田:指心田、意田、志田,即人的内心世界。
  • 驱驰:奔波劳碌。
  • 淮汉:指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泛指中原地区。
  • 昆仑: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 希夷:指道家所说的虚无缥缈的境界。
  • 真仙:真正的仙人。
  • 重帘:重重帘幕,指隐居的深处。

典故解析:

  • 三田:道家认为人的内心有三个部分,即心田、意田、志田,通过修炼可以使之纯净。
  • 昆仑:古代神话中的仙山,常被用来象征高远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元鼎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涉及道家思想和隐逸生活。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修炼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道家修炼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道家修炼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诗中“大隐居尘奉道”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在尘世中坚守道义的决心,也体现了他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的能力。“衰颜能返朱丹”则进一步以道家修炼的成果,来象征内心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后文通过对昆仑山的赞美和对希夷境界的向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隐逸诗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隐居尘奉道”:表达了作者在尘世中隐居并坚守道义的决心。
  • “衰颜能返朱丹”:通过道家修炼,即使衰老的面容也能恢复红润,象征内心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 “要须有主种三田”:强调了修炼的重要性,必须有主心骨来耕种内心的三块田地。
  • “方免驱驰淮汉”:这样才能避免在中原地区奔波劳碌。
  • “天下江山第一”:赞美天下的江山美景无与伦比。
  • “昆仑景胜何言”:昆仑山的景色更是不言而喻,象征高远的境界。
  • “希夷妙处集真仙”:在希夷的妙境中聚集着真正的仙人。
  • “默默重帘修炼”:默默地在重重的帘幕后修炼,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修炼的专注。

修辞手法:

  • 比喻:“衰颜能返朱丹”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修炼的效果。
  • 象征:昆仑山和希夷境界的象征,强化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居生活和对道家修炼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隐:象征在尘世中隐居的高人。
  • 三田:象征人的内心世界。
  • 昆仑:象征高远的境界。
  • 希夷:象征道家所说的虚无缥缈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衰颜能返朱丹”一句,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修炼的效果?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2. 诗中的“三田”指的是什么? A. 心田、意田、志田 B. 田地 C. 山田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什么? A. 高远的境界 B. 实际的山 C. 神话中的仙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隐居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客喜 咏韩氏二子 题诗后 送崔约秀才 方镜 哭卢仝 哭柏岩和尚 寄远 荒斋 登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下第一 备位充数 母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电气化 唬鬼瞒神 业字旁的字 阿好 斁遗 修术 女字旁的字 诗书礼乐 眠霜卧雪 慎言慎行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