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50:51
原文展示: 西江月(十之七) 夏元鼎 〔宋代〕 万里担簦访道,要知一点灵丹。日乌月兔在朝元。岂在迢迢云汉。罔象求珠易得,离明契后难言。五金八石是虚传。争似阳修阴炼。
白话文翻译: 我背着伞走了万里路去寻找道,想要了解一点神奇的丹药。太阳和月亮在朝向元始。难道它们在遥远的银河中?寻找珍珠容易,但离开光明后难以言说。五金八石的传说都是虚假的。还不如修炼阴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元鼎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道教修炼和哲学思考。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的追求和对传统炼丹术的怀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长途跋涉寻求道教真理后所作,表达了对传统炼丹术的怀疑和对更高层次修炼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长途跋涉寻求道教真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修炼的执着和对传统炼丹术的怀疑。诗中“万里担簦访道”描绘了作者不畏艰辛的求道之旅,“日乌月兔在朝元”则暗示了修炼的高深境界。后两句“罔象求珠易得,离明契后难言”和“五金八石是虚传”则表达了对传统炼丹术的怀疑,认为真正的修炼不应局限于物质层面。最后一句“争似阳修阴炼”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修炼方法,即修炼阴阳,体现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传统炼丹术的怀疑和对更高层次修炼的向往。通过长途跋涉寻求道教真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修炼的执着和对传统炼丹术的怀疑,最终提出更高层次的修炼方法,即修炼阴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里担簦访道”描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景? A. 在家中修炼 B. 长途跋涉寻求道教真理 C. 在山中炼丹 答案:B
诗中“日乌月兔在朝元”用什么比喻修炼的高深境界? A. 日月运行的规律 B. 银河 C. 珍珠 答案:A
诗中“五金八石是虚传”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传统炼丹术的怀疑 B. 修炼的执着 C. 对道教的信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