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24
云埋路欲迷,独许幽人过。
时从客子来,更寻深处坐。
抵掌到幽眇,万事俱识破。
茫茫名利人,糠秕不足簸。
云雾缭绕,路途似乎迷失,但我只允许幽静的人通行。
偶尔有客人来访,更是寻求在深处静坐。
握掌于幽静之中,万事都能看透。
在这茫茫名利的世界中,毫无价值的糠秕根本不值一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史浩,字君复,号汝霖,宋代诗人,擅长律诗和词作。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对名利的反思时期,作者在此诗中通过云雾的意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冷漠态度。
《走笔次韵张以道 过云》是一首反映隐逸哲学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景象,隐喻人生的迷惘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首句“云埋路欲迷”以一种朦胧的景象揭示了生活的复杂与艰难,仿佛行走在云雾中的旅人,前路茫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唯有“幽人”能够找到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显示出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的“时从客子来”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渴望,诗人希望在这种迷雾中能够有朋友的陪伴,共同寻求心灵的安宁。通过“抵掌到幽眇”,诗人传达了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与深刻的理解,仿佛在此刻,世间的烦扰都已被抛诸脑后。
最后两句“茫茫名利人,糠秕不足簸”则是对追逐名利者的深刻批判,诗人认为在无尽名利的追逐中,很多事物都是毫无价值的,正如糠秕一般,根本不值得一提。整首诗通过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追求内心宁静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冷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
A. 追求名利的人
B. 心境宁静的人
C. 游山玩水的人
“茫茫名利人,糠秕不足簸”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名利的重要性
B. 名利的无用与内心安宁的珍贵
C. 追求名利的必要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