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0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02:00
中春天气似朱明,翕翕炎威恼乱人。
一夜檐前天雨麦,晓来仍作本来春。
在仲春时节,天气如同盛夏,炎热的气候让人感到烦恼不已。
一夜之间,屋檐前竟下起了雨,清晨时分,春天的气息依然如故。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045-1100),字元甫,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而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气候与雨水,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气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受。开篇以“中春天气似朱明”引入,形象地描绘出仲春时节的炎热,使人感到窒息和烦恼。接着,通过“檐前天雨麦”的描写,展现了春雨的及时滋润,这不仅仅是对麦田的恩泽,更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生机。最后一句“晓来仍作本来春”,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尽管气候变化无常,却依然能在雨后感受到春天的本质,传达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既有对时令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气候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活中的希望,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翕翕”的意思是:
A. 急促
B. 温暖
C. 炎热
D. 凉爽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来表达生活的希望?
A. 风
B. 雪
C. 雨
D. 霜
“晓来仍作本来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乐观
C. 哀伤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而魏了翁的这首诗则更多地关注于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希望。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