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5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51:43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晨趋东朵侍天颜,奏事班回帝辇还。
才向内门需少选,诸珰又趣讲筵班。
清晨我急忙走向东边,侍立在天子的面前,
奏完事情,回过头来,帝王的车辇又已经返回。
刚刚在内门请求稍微挑选,
众多的珠宝又催促我去参加讲筵。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40-1099),字廷秀,号东皋,徽州人,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明快、和谐著称,常表现出士人的气质与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表达了作者在皇宫内的侍立与忙碌的情景,反映了当时文人参与政治的生活状态和对权力中心的依附与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写晨早时分,诗人匆忙侍立于皇帝面前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面。诗中充满了对权力的尊重与对地位的追求,反映了文人在权力中心的微妙处境。一方面,诗人身处高位,能够奏事于皇帝;另一方面,他又需要面对繁琐的事务与别人对他的催促,显现出一种无奈与疲惫。
诗中“晨趋东朵”展现了清晨的急促,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仿佛诗人一刻也不能停歇。接着“奏事班回帝辇还”,则体现了他作为臣子的职责感,既要汇报工作,又要时刻关注皇帝的动向。最后两句“才向内门需少选,诸珰又趣讲筵班”则表现了诗人作为文人所需经历的种种繁杂事务,同时也隐含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求与对浮华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在叙述中透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权势的向往,又有对繁忙生活的无奈,体现了宋代士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晨趋”和“奏事”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描绘景象的细腻也使得读者能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紧迫与华丽。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在权力中心的文人所面临的忙碌与困境,既表现出对权势的渴求,同时也揭示了在权力游戏中的无奈感,反映了士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晨趋”指的是哪个时间?
“侍天颜”中的“天颜”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诸珰”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