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34:54
题袁追远亭
作者:魏了翁 〔宋代〕
宝剑初期多击鲜,
嗟嗟何及泪阑干。
美官孰与承颜乐,
丰祀何如啜菽懽。
已矣亲容生死阔,
要知好道始终难。
共惟出自期无忝,
留作松楸久远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宝剑初出时锋利无比,但是却也带来了很多血腥的打斗,接着用“嗟嗟”来感叹人生的无奈和眼泪的流淌。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在反思权位的美好与快乐,究竟比不上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对于丰厚的祭祀也没有什么意义,远不如一碗简单的豆子来得实在。接着诗人感叹生死的浩瀚与遥远,想要追求正道却是极其艰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希望自己能够无愧于心,留下美好的意愿和追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提到的“生死阔”可以看作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魏了翁,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60年,卒于1230年。他以诗、文、书法著称,尤其擅长古诗。魏了翁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哲理见长,关注人生和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生命、理想和内心的思考,表达对现实的深刻反省。
这首《题袁追远亭》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诗人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哲思。开头几句以“宝剑初期多击鲜”引入,直白而有力地表现了权力的残酷与美丽,并暗示了追求理想的代价。接着的“嗟嗟何及泪阑干”则反映出诗人对往事的感慨,泪水浸透了栏杆,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中间的两句“美官孰与承颜乐,丰祀何如啜菽懽”则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诗人质疑权力和物质的真正意义,认为内心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的“已矣亲容生死阔”,诗人直面生死的无常,强调了追求真理的艰难,最终以“留作松楸久远看”收尾,表现了对理想的坚持与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权力的反思到对生活本质的追求,再到对理想的坚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对比如美官与承颜乐,丰祀与啜菽懽,反映了诗人对价值观的反思。排比则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权力、物质的质疑,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真实的快乐。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选择了坚守理想,追求真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宝剑初期多击鲜”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宝剑锋利
b) 权力带来的冲突
c) 美好的理想
“丰祀何如啜菽懽”强调了:
a) 祭祀的重要性
b) 内心快乐的简单性
c) 对物质的追求
诗人对生死的看法是:
a) 轻松面对
b) 深刻思考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魏了翁的《题袁追远亭》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而魏了翁则更关注内心的平和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