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一》

时间: 2025-07-29 13:17:07

诗句

猗乎兰之翳翳,于以采之,于莆之涘。

匪色之翳,维德容不比。

何其采矣,以遗君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7:07

原文展示:

猗乎兰之翳翳,于以采之,于莆之涘。匪色之翳,维德容不比。何其采矣,以遗君子。

白话文翻译:

哦,那兰花是多么的幽静,我该如何去采摘呢?在莆田的水边,兰花生长在那儿。不是因为颜色的遮蔽,而是因为品德和容貌无法相比。为何要采摘它呢?只为赠与君子。

注释:

  • 猗乎:感叹词,表示赞美或惊叹。
  • 兰之翳翳:形容兰花的幽静和美丽。
  • 于以采之:意为“我该如何去采摘它”。
  • 莆之涘:莆田的水边。
  • 匪色之翳:不是因为颜色的遮蔽。
  • 维德容不比:品德和容貌无法相比。
  • 何其采矣:为何要去采摘它。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及的“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优雅和品德。兰花常被用来比喻有德之士。诗中提到的“君子”则代表那些有德行的人,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湛若水,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语言优美而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的特定历史背景中,社会风气较为重视道德和品德,诗人通过对兰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一》是一首意境清幽的诗作。诗中以兰花为主旨,反映出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音乐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人性美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猗乎兰之翳翳”便以感叹开篇,直接引入兰花,展现其幽美的姿态。通过“于以采之”的疑问,诗人表达了对兰花的欣赏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采摘兰花行为的犹豫与思考,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引发读者深思。

“匪色之翳,维德容不比”一句,强调了兰花的美不仅在于颜色和外表,更在于其内在的道德品质。这种对比使得兰花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君子品德的追求。最后一句“何其采矣,以遗君子”,则是诗人将兰花赠予有德之人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猗乎兰之翳翳:感叹兰花的美丽与幽静。
  2. 于以采之:表达对采摘兰花的疑惑。
  3. 于莆之涘:指明兰花的生长地点。
  4. 匪色之翳:强调兰花的美不只在于颜色。
  5. 维德容不比:道德与容貌无法相提并论。
  6. 何其采矣:反问为何要采摘兰花。
  7. 以遗君子:表明采摘的目的在于赠与品德高尚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兰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对仗:言语简练,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赞美,以及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与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优雅和品德。
  • 君子:代表有德行的人,体现了追求道德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花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品德
    • C. 权力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 A. 自然风景
    • B. 人际关系
    • C. 品德与容貌
  3. “匪色之翳”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兰花的颜色很美
    • B. 兰花的美不在于颜色
    • C. 兰花的颜色不重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山居秋暝》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王维的《山居秋暝》: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兰花文化与传统》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一》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相关查询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解佩令 题友人渔隐图 浪淘沙 春日憩管社山 赏雪 感时 咏菊 旅夜 春闺怨 寒食 秋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仓皇无措 年湮世远 以蛋碰石 隶字旁的字 包含遥的成语 征见 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元的成语 髟字旁的字 襚敛 儿字旁的字 秉直 无字旁的字 宏纵 一唱百和 缶字旁的字 燕雀乌鹊 东土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