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5:00
学道休妻别子,气财酒色捐除。
攀缘爱念永教无。绝尽忧愁思虑。
不得无明暂起,逍遥物外闲居。
常清常净是功夫。相称全真门户。
这首诗的意思是:修道的人应当放弃妻子和儿女,舍弃名利、酒色等世俗享受。要让对情感的执着和欲望彻底消除,从而消除忧愁和思虑。即使偶尔有无明的妄念升起,也应当保持心境的逍遥自在,淡泊于物外,过着闲适的生活。持之以恒地保持内心的清净,才是修道的真正功夫,这样才能与全真的修道门派相称。
马钰(生卒年不详),元代道士、诗人,字道韶,号松隐,出身于世家,擅长道教文化及诗词创作。他是全真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道教的传播与发展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西江月 赠吴知纲》是马钰在道教修行过程中写给朋友吴知纲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道教修行的理解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体现了道教强调的内心修炼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道教修行者对世俗生活的看法。诗的开头便直接指出修道者应放弃家庭和世俗的牵绊,强调了道教追求的内心宁静。前两句以否定的形式,强调舍弃世俗的烦恼,给人一种清晰的方向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攀缘爱念”来表明内心的执念是修行路上的障碍,只有绝尽这些忧愁,才能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这里使用了“无明”这一术语,反映了道教对于人心迷惑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提到“常清常净是功夫”,突显了修道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坚持的修炼态度。整首诗既有道教思想的深邃,又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体现出诗人对全真道的虔诚和对生命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教修行者应该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清净与宁静,以此达到和谐的境界。通过对世俗享乐的舍弃,修行者才能更好地体悟到内心的自由与逍遥。
诗中提到“气财酒色”是指什么?
“常清常净是功夫”强调了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道教的理解?
马钰的《西江月》与李白的《静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