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1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17:21
蝶恋花·送春
作者: 朱淑真 〔宋代〕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楼外垂柳轻轻摇曳,像是千万条丝线。想要将这美好的青春紧紧系住,但春天终究是要离去的。柳絮在风中飘荡,不知随春去向何方。山川一片绿意,杜鹃鸟声声啼鸣,似乎无情地提醒着人们春天的离去。就算这样,也不必为此感到忧愁。举杯送春,春天却默默无语。傍晚时分,细雨纷纷而落,似乎在为春天的离去而叹息。
朱淑真(约 1080-约 1150),字贞娘,号云溪,宋代女词人,擅长词作,才情横溢。她的词风清丽婉约,常以女性的情感抒发为主题,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之一。
《蝶恋花·送春》创作于春季,是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与感伤。此时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以春天的离去暗示个人情感的凋零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这首《蝶恋花·送春》展现了朱淑真对春天的深切眷恋,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即将离去的惆怅。在词的开篇,作者以“楼外垂杨千万缕”引入,展现了春日的温柔与曼妙,仿佛可以触摸到那轻柔的柳丝。接着,诗人通过“犹自风前飘柳絮”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无常,柳絮随风飘荡,隐喻着人们对青春的无奈与惋惜。
后半部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愈加深沉,“绿满山川闻杜宇”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杜鹃鸟的哀鸣,让人联想到离别的伤感。尽管“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似乎是在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但终究难掩内心的悲伤。“把酒送春春不语”,表达了对春天的敬意与送别的无奈。最后以“黄昏却下潇潇雨”结尾,细雨如丝,仿佛在为离去的春天流泪,诗人内心的情感在此得到了升华,情景交融,情感真挚。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春天的眷恋与惋惜,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基调。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词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词的最后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