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霜月》

时间: 2025-04-26 05:18:18

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18

原文展示: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楼高一作楼南楼,
台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白话文翻译:

初听到征雁的鸣叫时,蝉声已经消失。
高耸的楼阁像百尺高一样,水面与天空相接。
这高楼一作是南楼,青色女子和素娥都能耐受寒冷,
她们在月光与霜气中争辉斗艳。

注释:

  • 征雁:指秋天迁徙的雁,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无蝉:蝉鸣消失,暗示夏天的结束。
  • 百尺楼高:形容楼阁的高度,象征着视野的开阔。
  • 水接天:水面与天际相接,营造出一种无边的意境。
  • 青女:指嫦娥,月中仙女,象征着美丽与孤独。
  • 素娥:同样指月中仙女,进一步强化了月亮的意象。
  • 斗婵娟:比喻女子间的争妍斗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风格独特而著称,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商隐晚年,正值他经历多次政治波折与个人困境之际,诗中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诗歌鉴赏:

《霜月》是一首描绘秋冬之际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的诗作。开篇以“初闻征雁已无蝉”点明时间的推进,蝉声的消失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已然结束,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一丝萧瑟。接着“百尺楼高水接天”,这句诗不仅描绘出高楼的壮丽与辽阔的视野,也隐喻着诗人渴望逃离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后文提到的“楼南楼台青女素娥俱耐冷”,则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青女与素娥象征着月中女子的美丽与坚韧。在寒冷的霜月中,她们仍然斗艳争辉,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细腻,通过对月、霜、楼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又美丽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初闻征雁已无蝉”:秋天来临,蝉声消失,暗示时光流逝。
    2. “百尺楼高水接天”:高楼象征视野的开阔和高远的追求。
    3. “楼高一作楼南楼”:进一步指向楼的位置,可能与诗人的个人情感有关。
    4. “台青女素娥俱耐冷”:青女与素娥的结合,象征着美丽与坚韧。
    5. “月中霜里斗婵娟”:在寒冷的环境中,女子依旧争相展现美丽,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斗婵娟”使得女子的美丽与月光相互辉映,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 征雁: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思乡之情。
  • 高楼:代表着追求与理想的高度。
  • 青女素娥:象征着月亮的美丽与孤独。
  • 霜月:指代寒冷的季节,暗示着生命与美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初闻征雁已无蝉”表达了什么?

    • A. 夏天的结束
    • B. 秋天的到来
    • C. 冬天的寒冷
    • D. 春天的温暖
  2. “百尺楼高水接天”中的“水接天”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视野的开阔
    • B. 水的清澈
    • C. 天空的辽阔
    • D. 高楼的雄伟
  3. “青女素娥俱耐冷”中的“耐冷”意味着什么?

    • A. 美丽的消逝
    • B. 坚韧的精神
    • C. 寒冷的天气
    • D. 孤独的心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商隐的《霜月》都涉及月亮的意象,但李白的诗更为直白,聚焦对故乡的思念,而李商隐则在月中融入更多的情感与哲理,表现出更为深邃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贾养晦以其父叔厚所赋临清亭诗求和因用韵寄 九月十日乡入醵饮丹山分韵得地字 咏鹭 试墨三首 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 咏不开牡丹 浪淘沙(示吴应奎) 小宴偶成 醉书永固方丈示东隐 送楼佺提举赴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倒箧 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荣遇 沓冈复岭 齐足并驰 穴宝盖的字 角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以紫乱朱 地胆 颠簸不破 包含遑的成语 邪障 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没世难忘 移山填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