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6:28
生查子(洪舍人用前韵索冠答谢,并以冠往)
朝路进贤归,厌听歌金缕。
不恋玉堂花,豹隐南山雾。
漉酒未巾时,暑槛披风处。
子夏不兼人,并与诗筒付。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尘世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早晨走在通往贤者的路上,已厌倦了那些金缕歌声。他对华丽的玉堂花毫无留恋,宁愿在南山的雾气中隐居。现在正值夏季,酒尚未清理,坐在凉爽的窗外,享受着微风。子夏不与世俗交往,诗人将自己的诗意与这份宁静一同寄托。
作者介绍:
赵磻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厌倦,体现出一种儒雅的风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赵磻老与洪舍人交往之际,表达了他对洪舍人赠与的冠冕的谢意,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交繁华的厌倦与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生查子》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早晨的归途,展现了一种对繁华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开篇即以“朝路进贤归”交代时间与目的,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厌听的“金缕歌”与不恋的“玉堂花”,显示出诗人对浮华世界的排斥,传达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
接着,诗人以“豹隐南山雾”描绘出一种理想的隐逸状态,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意象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高,更是对自身志趣的坚守。最后“子夏不兼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词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与隐逸的描写,传达了对人世纷扰的反思,展现了高洁的情操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浮华生活的拒绝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渴望,传达出诗人高洁的情操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金缕歌”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无所谓
D. 怀念
“豹隐南山雾”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繁华生活
B. 自然与隐逸
C. 诗歌创作
D. 友情
“子夏不兼人”中的“子夏”指的是:
A. 一位音乐家
B. 古代诗人
C. 儒家学者
D. 一位隐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赵磻老的《生查子》更多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自由的精神。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但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