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7:10
乱石若群羊,缘岗卧斜日。
曾非左慈化,更想初平叱。
无膻穴蚁去,有乳寒泉出。
谁忆濡陵原,累累冢傍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乱石就像成群的羊,斜阳映照在山岗上。这里的景色并不是左慈所变化的仙境,而我更想起初平(指的是初平之战)的威严。没有羊的气味和蚂蚁的踪迹,却能看到清凉的泉水涌出。谁还记得濡陵的原野,那里埋葬着许多累累的坟冢?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笔触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卧羊山》创作于梅尧臣在南宋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卧羊山》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山水诗,诗中以“乱石若群羊”开篇,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石头的形状,仿佛一群羊在休息。这样的比喻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使人联想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接着,“缘岗卧斜日”描绘了夕阳下的山岗,给人一种温柔的氛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诗中提到的“左慈化”与“初平叱”,则通过历史典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最后部分,提到“无膻穴蚁去,有乳寒泉出”,不仅展现了清凉泉水的自然美,更隐喻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流逝,令人深思。而“谁忆濡陵原,累累冢傍质”则表现出对历史沧桑的追忆,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理解,情感真挚而深刻,体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体现了人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诗中“乱石若群羊”是用来形容什么?
A. 羊群的形状
B. 石头的形状
C. 山岗的样子
“斜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太阳的升起
B. 夕阳的温暖
C. 夜晚的降临
诗中提到的“初平”指的是哪场历史事件?
A. 初平之战
B. 初平之春
C. 初平之秋
通过以上对《卧羊山》的全面分析和解读,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诗歌的美感,也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