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0:56
斋夜对炉咏,兹谋出于佥。
旃檀爇幽眇,棐几增芳严。
瑰材藉珍重,烈势防太炎。
远闻觉逾胜,默叩如有占。
片云陡惊散,一星歘疑𤏖。
口浥曹溪流,耳割昆崙尖。
氤氲烛映屏,缥缈风回幨。
坳深隐金粟,火褪委红盐。
芸怜书蠹辟,麝恐庭花嫌。
当窗喷宝鸭,隔研萦铜蟾。
畹兰格调绝,阁梅风味添。
情通一瓣夐,剂许百和兼。
循床袭青绫,拂卷凝湘缣。
输情已绳直,逊意仍蛟潜。
咀华厌鸡舌,采沬婴龙髯。
笼烟袖双握,拨地匕屡拈。
气合惬俱化,心耽惧非廉。
继美荐奇印,留芳下重帘。
甲暖螺蜕腥,班销鹧归燖。
宁为羃广展,不作吹轻纤。
春原得孤嗔,晓殿思遥瞻。
透隙忽已駚,入虚澹相淹。
升腾各登鼎,琐碎或在奁。
妙遣荤秽屏,馨达神明忺。
终陪画省直,不受歌尘黏。
薄温变寒室,长力穷宵签。
静喜日照席,深宜私覆檐。
非同火山炽,何忧木天黔。
吟鼻讵堪拥,德芬方共厌。
燕寂未经宿,呼童惜馀甜。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56
斋夜对炉咏,兹谋出于佥。
旃檀爇幽眇,棐几增芳严。
瑰材藉珍重,烈势防太炎。
远闻觉逾胜,默叩如有占。
片云陡惊散,一星歘疑。
口浥曹溪流,耳割昆崙尖。
氤氲烛映屏,缥缈风回幨。
坳深隐金粟,火褪委红盐。
芸怜书蠹辟,麝恐庭花嫌。
当窗喷宝鸭,隔研萦铜蟾。
畹兰格调绝,阁梅风味添。
情通一瓣夐,剂许百和兼。
循床袭青绫,拂卷凝湘缣。
输情已绳直,逊意仍蛟潜。
咀华厌鸡舌,采沬婴龙髯。
笼烟袖双握,拨地匕屡拈。
气合惬俱化,心耽惧非廉。
继美荐奇印,留芳下重帘。
甲暖螺蜕腥,班销鹧归燖。
宁为羃广展,不作吹轻纤。
春原得孤嗔,晓殿思遥瞻。
透隙忽已駚,入虚澹相淹。
升腾各登鼎,琐碎或在奁。
妙遣荤秽屏,馨达神明忺。
终陪画省直,不受歌尘黏。
薄温变寒室,长力穷宵签。
静喜日照席,深宜私覆檐。
非同火山炽,何忧木天黔。
吟鼻讵堪拥,德芬方共厌。
燕寂未经宿,呼童惜馀甜。
在斋戒的夜晚,我对着炉火吟咏,今夜的情思是来自于众人。檀香的烟雾在幽暗处飘散,桌上的香气愈发浓郁。珍贵的香料堆积,火势猛烈以防烈焰。远处的香味传来,让人感觉更胜从前,默默地叩击着心灵,仿佛有神明降临。云朵突然散去,一颗星星似乎在疑惑。口中浸润着曹溪的清流,耳中割裂着昆仑的尖锐。烛光映照着屏风,缥缈的风回旋不息。深处隐匿着金色的香料,火焰渐渐消退,红盐的色泽变淡。对书虫的怜惜,担心麝香会让庭院的花儿不悦。窗前喷出的香气如同宝鸭,隔着研磨的铜蟾蜍。兰花的气质无与伦比,梅花的风味更添几分。情感如一瓣花瓣般通透,调和的气息如百和糖般融洽。床边袭来的青绫,轻拂的卷子如湘绣般凝重。情感已经被束缚,意念却依然深藏。咀嚼着华美的鸡舌,采撷着沬草的龙须。烟雾缭绕,双手握紧,手中的匕首屡次挑选。气氛调和,心思愉悦,惧怕的却并非廉洁。美丽的印章刚刚呈上,香气留在重帘之下。甲虫温暖的蜕变,班鸠在火边归巢。宁愿广展香气,也不愿轻吹细纤。春天的原野上,我独自感到不快,清晨的殿堂思念远方。透过缝隙,忽然间已然安静,进入虚幻的境地相互浸润。升腾的气息各自登鼎,琐碎的事物或隐藏在匣子中。巧妙地屏蔽了污秽的气息,馨香传达给神明。最终陪伴画省直,不受歌声的尘埃干扰。温度降低,寒气逼人,力量在夜晚的签字上耗尽。宁静中喜悦阳光洒在席子上,深处适合私密的覆檐。若不是火山的炽热,何必担忧木天的黔暗。吟唱的鼻息怎能拥抱,德芬的芬芳正是相厌。燕子寂静未曾栖宿,呼唤童子珍惜剩余的甜蜜。
作者介绍:程敏政(约1560—1626),明代诗人,字季华,号白云山人,晚号白云子,出生于浙江温州。他为人谦和,文风清新,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程敏政隐居之时,正值明代中期,社会动荡,文人们多以吟咏抒情来表达人生感悟。诗人通过焚香这一行为,表达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焚香联句》是程敏政在斋戒之夜,借焚香的过程表达内心情感与哲理的深邃之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香气四溢的氛围,同时也带有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开头几句,诗人通过“斋夜”和“炉咏”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恬淡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静谧的夜晚,心灵得以安宁。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不同的香料、气味与心情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檀香的袅袅烟雾,如同人们的思绪,缭绕不绝;而“远闻觉逾胜”则揭示了香气的影响力,仿佛在暗示着内心的觉醒与升华。诗中多次提到的自然元素,如“片云”、“一星”等,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与内心世界的和谐共鸣。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逐渐转向对人情世态的思考,如“书蠹辟”和“庭花嫌”,不禁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在焚香时,既享受那份宁静,也在反思人生的种种,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得语言既富于音乐感,又充满意象,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生活哲学。程敏政在诗中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在探讨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仰,反映了人们在繁杂生活中的思考与反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斋夜”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旃檀”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