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其四》

时间: 2025-04-27 08:07:49

诗句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49

原文展示:

浪淘沙·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
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

白话文翻译:

在鹦鹉洲的岸边,浪花拍打着沙滩,
青楼的春天景色中,夕阳斜照。
衔着泥土的燕子争相归巢,
而我这个狂妄的男人却忘记了自己的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鹦鹉洲:指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因形似鹦鹉而得名。
  • 飐沙:浪花拍打沙滩,"飐"字表示水波荡漾的样子。
  • 青楼:指妓院,古代常以青楼来代表风月之地。
  • 衔泥燕子:燕子衔泥筑巢,象征归家的意象。
  • 狂夫:指放荡不羁的男人,表达作者的失落和对家的忘却。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燕子”不仅是自然界的鸟类,同时也象征着归属和家庭,常被用来表现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刘禹锡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常表达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刘禹锡在政治失意、游历之际,目睹春日美景,却因心中情感的孤独而感到愁苦。诗中对比了燕子的归家与自己的漂泊,表达了对家庭和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浪淘沙·其四》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的“鹦鹉洲头浪飐沙”以生动的景象引入,浪涛拍打沙滩的声音似乎在呼唤着游子的心灵。接下来的“青楼春望日将斜”则将视角转向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夕阳的斜照让人感受到一种短暂的美好,却又隐含着无尽的惆怅。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衔泥归巢象征着温暖的家庭和归属感,而诗中“独自狂夫不忆家”的自述则突显出孤独与失落。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既有对美好春光的欣赏,也有对失去的家的追忆。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抒发了游子心中的无奈与思乡之情,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鹦鹉洲头浪飐沙:描绘了鹦鹉洲的自然景象,浪花拍打沙滩,生动形象。
  2. 青楼春望日将斜:青楼中的春景,日落时分,暗示着短暂的美好与即将逝去的时光。
  3. 衔泥燕子争归舍:燕子忙着衔泥筑巢,象征着归属与家庭的温暖。
  4. 独自狂夫不忆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家的淡忘,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归巢比作对家的渴望,深刻表达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韵律和谐,形成了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家的怀念,表达了个人在繁华背后孤独的心情,反映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鹦鹉洲:象征着美丽的自然环境。
  • 青楼:代表着城市的热闹与繁华。
  • 燕子:象征着归属、温暖的家庭。
  • 浪花:代表着生活的波动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衔泥燕子”主要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旅行
    C. 忘却

  2. “青楼春望日将斜”中“日将斜”表明了什么?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1.A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了孤独与自饮的情感,与刘禹锡的思乡之情形成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忧伤,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刘禹锡研究》

相关查询

宫籍监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其四 移司即事 赠镜斋徐相士 拜相第五十五 扬州地分官 彭城行 渡瓜洲 除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伸结尾的成语 冲澡 隶字旁的字 楈枒 包含属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敬老爱幼 旁侧 泥古拘方 隐栝 欠字旁的字 包含庆的成语 风风势势 蝗虫 疾言遽色 采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书香铜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