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5:47
人言草没孤山冢,从此梅花不要诗。
却是未嫌吾辈在,一枝开过竹巴篱。
有人说草已经淹没了孤山的坟墓,从此梅花就不再需要诗句了。
其实,梅花并不是嫌弃我们这些人,一枝梅花仍然在竹篱笆旁绽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对生命的关注,传递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逢梅》通过梅花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诗的开头提到“草没孤山冢”,传达出一种对于遗忘与被掩埋的感慨,似乎在暗示着人们对于生命的无常和对逝去的怀念。然而,随着“却是未嫌吾辈在”的转折,诗人又引入了梅花的存在,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梅花在冬季寒冷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激励和鼓舞。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展现出梅花的美丽与生命的顽强,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方岳的诗风清新自然,且富有深邃的内涵,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坚持与希望,尽管有孤独与遗忘,但梅花的绽放让人看到生活的美好与力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山冢”象征什么?
诗人用“却是未嫌吾辈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一枝开过竹巴篱”中的“开过”可以理解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