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绛都春》

时间: 2025-04-26 07:32:34

诗句

京华逸史。

判妍丑笔端,阳秋皮里。

北里教坊,旧志荒芜都难比。

余霞况更无边丽。

抵多少、西昆诗体。

倘千年后,流连菊部,耐人寻味。

渐渍。

香痕点点,叹容易泯没,细追前事。

磈礧借浇,诉尽才人牢愁意。

三年不灭怀中字。

论风格、应无余子。

后人如解怜才,料应悟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2:34

原文展示:

京华逸史。判妍丑笔端,阳秋皮里。北里教坊,旧志荒芜都难比。余霞况更无边丽。抵多少西昆诗体。倘千年后,流连菊部,耐人寻味。渐渍。香痕点点,叹容易泯没,细追前事。磈礧借浇,诉尽才人牢愁意。三年不灭怀中字。论风格应无余子。后人如解怜才,料应悟此。

白话文翻译:

《京华逸史》是关于京城的往事,作者以笔端判断世间的美丑。阳光照耀下的秋天,皮肤似乎都显得更加生动。北里教坊的旧志已经荒芜,难以与之相比。余霞更显得无边无际的美丽,是多少西昆诗人所无法比拟的。假如千年后的人们,流连于菊花的雅趣,一定会品味到其中的韵味。渐渐地,香气留下点点痕迹,感叹这些容易被遗忘的事物,追溯往事的点滴。仿佛在借助磕磕绊绊的回忆,诉说那些才子们的愁苦情意。三年间怀念的字句仍旧未曾消逝。论其风格,应该没有其他的余子存在。如果后人能懂得怜惜才华,必然能够领悟到这些道理。

注释:

  • 逸史:指的是不被广泛传颂的历史或故事。
  • 妍丑:美与丑的判断。
  • 北里教坊:指的是当时京城的一个地方,象征着文化的衰落。
  • 西昆:指的是西昆山的诗体,常与早期诗人相关联。
  • 菊部:指的是与菊花有关的文化及诗歌。
  • 香痕:指的是香气留下的痕迹,象征着记忆与往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葆光,清代诗人,生活于京城,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他的诗歌多以个人情感和对往事的回忆为主,风格独特,常有感伤和怀旧之情。

创作背景:

《绛都春》写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过去文化的回忆与思索。作者通过对京华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文化衰退的惋惜。

诗歌鉴赏:

《绛都春》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歌,作者通过对京城历史的追溯,感叹当下的荒芜与昔日的繁华。诗中提到“判妍丑笔端”,展现了作者对美丑的主观判断,显示出他对艺术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余霞况更无边丽”,则暗示了即使在衰败的背景中,仍然存在着令人欣赏的景象。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引发了对美的深思。

诗的最后几句“后人如解怜才,料应悟此”更是点明了主题:对后人寄予希望,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和珍惜那些才华与文化的积淀。这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从怀旧转向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京华逸史:开头即点明诗的主题,京华的故事是作者关注的焦点。
  • 判妍丑笔端,阳秋皮里:通过笔端的判断,反映出对世间美丑的感悟,寓意深刻。
  • 北里教坊,旧志荒芜都难比:讲述北里教坊的衰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失落。
  • 余霞况更无边丽:用余霞的美丽来衬托过去的辉煌。
  • 倘千年后,流连菊部:提出未来的希望,寄托于后人对文化的珍视。
  • 渐渍。香痕点点:通过香气的痕迹,象征着记忆的残留。
  • 磈礧借浇,诉尽才人牢愁意:用“磈礧”形象地描绘出才子的愁苦,增加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古今对比,体现出文化的兴衰。
  • 象征:香痕、余霞象征着过去的美好。
  • 隐喻:将才子的愁苦隐喻为磕磕绊绊的情感经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逝去文化的怀念与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期望后人能够理解并珍惜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意象分析:

  • 京华:象征着繁华的都市文化。
  • 余霞: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 菊部:代表着高雅的文化和艺术追求。
  • 香痕:象征着记忆与过去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绛都春》的作者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杨葆光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北里教坊”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衰落
    • C. 乡村
    • D. 战争
  3. “后人如解怜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绝望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实的无奈
    • D.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京华逸史》与《春江花月夜》都有着浓厚的怀旧情感,前者更注重对文化的思考,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示了个人情感的流转。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文选读》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清平乐(寿叔父) 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 德庆范监州以子石砚宠假虽小而奇戏作 其二 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友德友来索赐茶仆无之也 其二 和如庵 其三 夜半走笔酬寿翁 其二 蝶恋花·画戟斿闲刀入鞘 水调歌头 其六 隐静山观雨 虞美人·雪花一尺江南北 丑奴儿(饯郑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远幕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镜囊 寸关尺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舌字旁的字 商羊鼓舞 以夷治夷 麦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高等动物 包含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弈的词语有哪些 独行其是 二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小字头的字 打出王牌 无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