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6:52
过萧尺木墓
作者: 沈祥龙 〔清代〕
家国沧桑一慨中,
离骚图就思无穷。
遗民老去诗心苦,
古壁长留画本工。
巷僻难寻庐一角,
冢荒重薙草千丛。
春来樵采新申禁,
宰木森森夕照红。
在这片沧桑的家国中,我不禁感慨万千;
《离骚》的图景在心中浮现,思绪绵延无尽。
那些遗老的百姓,诗心已然苦涩,
古老的墙壁上留下的画工,仍然留存着往日的辉煌。
在偏僻的巷子中,难以找到一处庐舍,
荒凉的墓地上,杂草丛生,重重叠叠。
春天来临,砍柴的人们新申了禁令,
夕阳下,树林深处映衬着红色的光辉。
作者介绍:沈祥龙,清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咏史见长,善于用古典诗词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际,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关切。
《过萧尺木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沧桑的深切感受。开篇即以“家国沧桑”引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中间部分通过对“遗民”的描写,展示了当时民众的苦楚与无奈,诗人的情感与民众紧密相连。最后几句则借助自然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夕阳下的树林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历史的反思。整首诗在情感深邃与意象丰富之间,成功地传递出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家国历史与人民苦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指谁的作品?
“冢荒重薙草千丛”中“冢”指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