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30:09
一室何啾啾,人语杂鬼哭。
那得少踟蹰,黄泉路迫促。
飞来白项鸟,哑哑上我屋。
心知不吉祥,其时六月六。
病妇晨起坐,清水自膏沐。
再拜辞舅姑,双足不能缩。
洒泣眼无泪,酸苦只在腹。
回头语小姑,语咽气复蹙。
可怜我生儿,艰苦赖鞠育。
勿以生死异,饥饱时在目。
开我嫁时箱,布衣未堪鬻。
指日秋风来,改作我儿服。
徽音久如何,日月忽已积。
枯坐惨不欢,出门昧所历。
空房起昼阴,冷气出枕席。
窗多蛛结网,案尽鼠行迹。
亦有筐中麻,灯火手自绩。
亦有所对镜,花钿恣狼藉。
徘徊思言笑,仿佛面如觌。
回头遽欲语,抚心一摽擗。
前夜梦见之,色惨体更瘠。
恍惚絮语间,问儿何所食。
暂时魂魄聚,觉后泉壤隔。
忘情愧太上,庄缶讵忍击?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0:09
悼亡诗
一室何啾啾,人语杂鬼哭。
那得少踟蹰,黄泉路迫促。
飞来白项鸟,哑哑上我屋。
心知不吉祥,其时六月六。
病妇晨起坐,清水自膏沐。
再拜辞舅姑,双足不能缩。
洒泣眼无泪,酸苦只在腹。
回头语小姑,语咽气复蹙。
可怜我生儿,艰苦赖鞠育。
勿以生死异,饥饱时在目。
开我嫁时箱,布衣未堪鬻。
指日秋风来,改作我儿服。
徽音久如何,日月忽已积。
枯坐惨不欢,出门昧所历。
空房起昼阴,冷气出枕席。
窗多蛛结网,案尽鼠行迹。
亦有筐中麻,灯火手自绩。
亦有所对镜,花钿恣狼藉。
徘徊思言笑,仿佛面如觌。
回头遽欲语,抚心一摽擗。
前夜梦见之,色惨体更瘠。
恍惚絮语间,问儿何所食。
暂时魂魄聚,觉后泉壤隔。
忘情愧太上,庄缶讵忍击?
这首诗描写了一间寂静的房间,里面是人声和鬼哭声交杂着。由于急于踏上黄泉路,思绪难以保持平静。飞来了一只白项鸟,叽叽喳喳地落在我屋顶上。心中明白这不是一个好兆头,那时正值六月六。病中的妻子清晨起来,用清水洗漱。再一次拜别舅姑,脚步却因悲伤而无力。眼泪已流尽,但心中酸苦难忍。转头对小姑说话,声音哽咽,气息沉重。可怜我所生的儿子,艰难的生活全靠我抚养。不要因为生死而有所异,饥饿与饱足时刻在眼前。打开我结婚时的箱子,布衣已不堪出售。指日秋风将至,改做我儿的衣服。昔日的亲音如今如何,日月无情地流逝。孤坐于此,惨淡无欢,出门也感到迷茫。空房中只见白昼的阴影,冷气从枕席中散出。窗户上满是蛛网,桌上尽是鼠的踪迹。也有筐中麻,灯火下我独自编织。也有镜子中的花钿,尽显狼藉。徘徊在思念的言笑之间,仿佛又见到你的面容。回头想要说话,心中却只感到一阵苦痛。前夜梦见你,面色苍白,身体更显瘦弱。恍惚中对你絮语,问我儿如今吃什么。暂时的魂魄聚在一起,觉醒后却隔着黄泉。忘情中愧对先人,庄缶岂能忍心击?
作者介绍:李必恒,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生活的苦难与人情的冷暖,尤其擅长悼亡诗,表现出他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丧妻之后所作,表达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甜蜜生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惶恐与无助。
这首《悼亡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生活的艰辛。开头的“一室何啾啾,人语杂鬼哭”,便将读者带入一种阴郁的氛围,表现出死亡的恐惧与孤独。诗中不断出现的鸟声、阴影、蛛网等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诗人在回忆与现实之间徘徊,既有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沉重感受。特别是“洒泣眼无泪,酸苦只在腹”,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从发泄的痛苦。诗中对妻子的身体状况和自己生活困境的描绘,真实且感人。
整首诗在结构上松散却又紧凑,情感的起伏与叙事的节奏相得益彰。李必恒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失去亲人后的无助与孤独,让读者感同身受。最终,诗人在梦中再次见到亡妻的描写,既是对亡者的追忆,也是对生活苦难的反思,深刻而打动人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的核心在于对逝者的缅怀与对生活的苦闷,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哀痛和对生活无情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项鸟”象征什么?
“洒泣眼无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必恒的《悼亡诗》与杜甫的《哀江头》都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情怀念,但李必恒的诗更侧重于描绘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