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0:50
清平乐·当湖秋泛
作者: 黄燮清 〔清代〕
旧游在否。零落双红袖。水阁疏廊仍种柳。柳是十年前有。一枝枝舻横塘。一声声笛邻墙。一点点蘋秋意,一丝丝蓼斜阳。
这首词在追忆往昔的游玩时光,不禁问曾经游玩的地方是否依旧存在。双红袖的花已经零落,水边的阁楼和长廊依旧种着柳树,那些柳树还是十年前种下的。小船一排排停在塘边,邻居的墙边传来一声声的笛音。秋意渐浓,秋水中漂浮着蘋花,斜阳映照下的蓼草也透出一丝丝的忧伤。
作者介绍:黄燮清(1683-1757),字濂溪,号白石,清代诗人及词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黄燮清的晚年,他在词中回忆起往昔的游玩时光,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清平乐·当湖秋泛》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湖面,展现了诗人对往昔游玩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词的开头以“旧游在否”引出回忆,简单而富有情感的问句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怀旧的情绪。紧接着,诗人形象地描述了当年游玩的场景,尤其是“水阁疏廊仍种柳”,通过柳树的形象表达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为深厚。
词中“舻横塘”和“笛邻墙”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秋日的静谧和邻里间的和谐。尤其是“斜阳”与“秋意”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柔和、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勾勒出秋天的景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技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与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旧游在否”意指什么?
A. 过去的游玩地点是否依旧存在
B. 旧友是否还在
C. 旧时的衣物是否完好
D. 旧书是否仍在
词中提到的“舻”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小船
C. 楼阁
D. 笛声
词中“斜阳”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明亮
B. 快乐
C. 忧伤与思索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黄燮清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