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9:04
蜀士冠朝士,最谈苏与张。
少公今是似,相国未应亡。
黄阁如寒素,青春已老苍。
新功知更停,余事出文章。
蜀地的士人中,最喜欢谈论苏东坡和张先。
如今的少公与他们相似,然而相国的地位却未必长久。
黄阁像是寒冷的素衣,青春已经老去,面容苍老。
新功业应该有所停歇,余下的事情只能靠文章来表达。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闻名,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动荡和士人风气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蜀士的描写,表现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反思与忧虑。
《见张定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蜀士的描写,展现出当时士人对政治、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以“蜀士冠朝士”切入,表明蜀地的士人最常讨论的对象是苏东坡和张先,显示出他们在文人圈中的影响力。诗中提到的“少公”与“相国”则暗示了年轻一代与老一代政客的对比,带有对未来的忧虑。
接下来的“黄阁如寒素,青春已老苍”一联,诗人用黄阁象征权力的冷淡与失落,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成就的反思,认为新的功业需要适时停歇,更多的事情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推崇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反映了个人与时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士人命运的思考,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文学的重视,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少公”指的是哪个群体?
A. 年轻的官员
B. 老年人
C. 农民
D. 商人
“黄阁如寒素”中的“寒素”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颜色
B. 冷淡的状态
C. 华丽的装饰
D. 质朴的衣物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文学的重视与对时间的感慨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见张定叟》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加强调政治影响下的个体遭遇,而杨万里的则注重士人的文化与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