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草堂一上人》

时间: 2025-05-07 08:35:47

诗句

一公持一钵,想复度遥岑。

地瘦无黄犊,春来草更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47

原文展示

草堂一上人
王安石

一公持一钵,想复度遥岑。
地瘦无黄犊,春来草更深。

白话文翻译

一位和尚手持一个钵,想要度过那遥远的山峦。
大地瘦削没有黄牛,春天来临草木更显茂盛。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公:指一位和尚或僧人,这里用“一公”表示其身份。
  • 一钵:指和尚的钵盂,用于乞食或盛放食物。
  • 遥岑:遥远的山峦,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远方的追求。
  • 黄犊:指小牛,通常在田地里帮助耕作,这里用来比喻土地的贫瘠。
  • 草更深:春天来临后,草木生长得更加茂盛。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明显引用古典典故,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推行新法闻名,倡导变革,主张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他的诗词风格简练、清新,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草堂一上人》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时期,内心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有了更深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一种宁静的哲理。

诗歌鉴赏

《草堂一上人》通过对一位和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追求的思索。开头的“一公持一钵”,简单的描绘了和尚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和尚手持钵盂,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淡泊与对世俗的超脱。接着“想复度遥岑”,表达了他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隐喻着人生路途的坎坷与不易。第二联“地瘦无黄犊,春来草更深”则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出一种生与死、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大地的贫瘠,暗示着人生的艰难,而春天的草木繁茂,传达出希望与生机。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展现了王安石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公持一钵:描绘出一位和尚的形象,表明他的生活方式和身份。
  2. 想复度遥岑:体现出和尚内心的追求,对遥远目标的向往。
  3. 地瘦无黄犊:用土地的贫瘠象征生活的艰难,暗示社会现实的困境。
  4. 春来草更深:春天的到来给予希望与生机,表现出生命的顽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和尚的钵盂比作人生的追求,隐喻生活的意义。
  • 对仗:首联与颔联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草木的生长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理解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人通过和尚的形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和尚:象征着清净、超脱的生活态度。
  • 钵盂:象征着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的追求。
  • 遥岑:遥远的山峦,象征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草堂一上人》主要描绘的是哪个身份的人物?
    A. 农夫
    B. 和尚
    C. 学者
    D. 商人

  2. 诗中提到的“地瘦无黄犊”意指什么?
    A. 土地贫瘠,缺乏耕作
    B. 草木茂盛
    C. 动物繁多
    D. 人口稀少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生活的困境与追求理想
    B. 自然的美丽
    C. 家庭的温暖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草堂一上人》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王安石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追求出发,反映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向往;而杜甫则是在国家动乱中,表现了对社会的忧虑与对人民的关怀。两首诗在主题上虽有不同,但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层台驿 咸阳 游灵泉寺此地有席司谏读书处感怀兴悼一首 孟津 其二 孟津 其一 锦城夕 琉璃河 西使后期柬尹舜弼 春夜望月 下连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濒危 厄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只索 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头 匸字旁的字 危言逆耳 吸墨纸 饥不遑食 节外生枝 愣头愣脑 白字旁的字 以血还血 别抱琵琶 鼻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