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07:28
题汉阳招真亭
作者:贺铸 〔宋代〕
大别山颠清沔尾,
飞亭迢嶢带云起。
清狂使君初燕喜,
拍手招呼黄鹤子。
玄津炼出太阳酥,
手葺胎发蒙头颅。
每夸久落北酆籍,
岂意齎恨归黄垆。
越客登临兴何有,
愁不能言病妨酒。
残阳云梦窅然深,
尚欲开襟吞八九。
羽驾飘颻安在哉,
使君余迹已尘埃。
但见庾令楼横烟树杪,
角声催月渡江来。
在大别山的高峰,清澈的沔水尽头,
飞亭在云雾中遥遥升起。
清狂的使君初次相聚,
欢快地拍手招呼着黄鹤子。
玄津的水煮出如太阳般的酥,
手工制作的胎发覆盖着我的头颅。
我常夸自己在北酆久居,
没想到却惹来对黄垆的怨恨。
越地的客人登高望远,
但因心中愁苦无法言语,病痛阻碍了饮酒。
残阳洒落在云梦之间深邃的水面上,
我还想开怀畅饮,吞下八九成杯。
那神仙的羽车飘飘然不知去向,
使君的踪迹已成陈迹。
唯见庾令楼在烟雾树影中静立,
角声催促着月亮渡过江面。
贺铸(约1052年-约1110年),字季真,号秋水,江苏扬州人,宋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描绘山水自然和人文情怀。贺铸的作品广泛受到了后世的喜爱,尤其是在词方面,他的成就与辛弃疾等人相提并论。
《题汉阳招真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相聚的欢喜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诗作背景可能与贺铸的旅行经历有关,他对大自然的美和人际关系的反思在诗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题汉阳招真亭》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中不仅展现了大别山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喜悦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大别山的高度和清沔水的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氛围。而飞亭的出现则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正如诗人对清狂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在诗中,诗人通过描写“拍手招呼黄鹤子”,传达出一种欢乐的气氛,仿佛可以听到友人间的欢声笑语。然而,接下来的几句却流露出对失去的惆怅与无奈,尤其是“愁不能言病妨酒”,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苦涩与复杂。诗人在残阳映照下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诗的最后两句,以“角声催月渡江来”收尾,意象交织,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听觉的传达,令人深思。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更添一分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际关系的深情,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欢喜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人在欢快与忧伤之间徘徊,最终回归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思考。
《题汉阳招真亭》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贺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黄鹤子”指代什么?
A. 一种鸟
B. 友人
C. 一种酒
D. 自然景观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失落与怀念
C. 愤怒
D. 轻松
《登高》 - 杜甫
与《题汉阳招真亭》相比,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加强调了社会现实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贺铸更倾向于对自然美的歌颂与人际关系的怀念,而杜甫则关注于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