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42
减字木兰花 送赵令晦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在春光明媚的亭子下,流水不知如今何处去。
岁月如同梭子般飞逝,白发苍苍的我们相对而视,不知该如何面对。
老朋友重逢,世事在这些年里变化万千。
身为官员却处境艰难,心中愧疚,唯有青松守岁寒。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与好友赵令晦重逢之时,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老友的珍惜。赵令晦是苏轼的挚友,两人曾有过亲密的交往,此时相见倍感珍贵。
《减字木兰花 送赵令晦之》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叹。首句“春光亭下”,描绘出春日的美好景象,然而紧接着的“流水如今何在也”则引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下来的“岁月如梭”使这种情感更加深化,暗示着人生短暂,岁月无情。
苏轼不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还通过“故人重见”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对于世事的变化,他表示无奈和惋惜,尤其在“官况阑珊”中,透露出个人处境的困顿。末句“惭愧青松守岁寒”,则用青松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与坚持,同时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如青松那样坚守的自责。
整首词在情感上既有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沉郁而又不乏生机的氛围,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我处境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岁月如梭”意指什么?
A. 时间飞逝
B. 时间缓慢
C. 时间停止
D. 时间变得复杂
“青松守岁寒”中的青松象征什么?
A. 坚韧
B. 柔软
C. 轻松
D. 枯萎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愁苦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